徐水榮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傳統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的弊端日趨顯現,這嚴重阻礙了新課程理念的傳播和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如何解決存在的弊端和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是教師必須認真面對和深刻反思的迫切問題。結合這幾年的教學實際和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些反思。
關鍵詞:思想政治;反思;觀念
一、創新方式,轉變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以前思想政治課之所以成為枯燥乏味的代名詞,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對學生的主體作用認識不到位。簡單地“滿堂灌”,直接導致學生缺乏參與意識和興趣,我們老師應該積極轉變觀念,充分發揮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意識,盡可能提高他們的理解運用能力。
新課程倡導源于生活的理念,把課程模塊內容都建立在生活的基礎上,運用生活實踐來體驗知識。所以在教學的情境設計時,不僅要求形式簡單多樣,易于操作,更要注意選材的內容必須來自學生的生活,至少不能陌生,這樣學生才會感興趣,并主動參與到課堂的學習和討論中來。
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時效性非常重要,時事政治運用得好,完全可以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有機融合、相得益彰。思想政治教師一定要每天多看新聞,及時了解國內外的重大新聞事件,根據教學內容和自己的教學設計把時政內容有選擇性地穿插其中,使課本理論知識變成解讀新聞事件的金鑰匙。學生自然會感覺到書本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自覺性。我們還可以在每節課開始時讓學生進行“時事點評”,這樣他們的理解分析能力也會隨著不斷的思考而逐步提高。
教學是相互的。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對一些熱點問題進行分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讓學生相互爭論、激辯,在思想碰撞中讓他們學會想問題、辦事情。通過這種課堂討論,讓他們及時發現問題,并想辦法去解決問題,這不僅能鍛煉他們分析觀察時政的能力,更為重要的是能讓他們對書本知識做到活學活用,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在這些過程和環節中學生就會很自然地體會到書本知識并不是那樣的無趣,學習的自覺性就會增強。
二、精心組織,恰當引導,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有機統一的。正所謂教學相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在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主體意識的同時,教師也應該充分展現自我風采,運用自己的智慧,發揮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參與者,要有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充分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引導學生進入課堂教學的預設環節。當然,在實際操作中要把握好度,不能為了迎合學生的興趣而使課堂教學秩序混亂甚至變成一盤散沙,這樣不僅完不成教學內容,課堂的有效性也會大打折扣。因此,我們在營造課堂氛圍時要牢記自己的教師身份,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選擇合理的教法,并結合學生特點對課堂教學作精心的設計和引導,這
樣課堂教學才會取得預期的效果。
我們在引導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時不僅要幫助他們明確知識體系,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方法,同時也應對他們在學習中的情緒波動作出迅速、準確的預判,當發現他們的思維方法或思想方向出現問題時,應及時引導,否則就會影響課堂效率,教學目標就不能按預設要求來完成,這樣的課堂教學是非常失敗的。
新課程理念倡導課程實施的實踐性和開放性,我們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同時,應該根據實際需要,找準合適的切入點,適當安排一些研究性學習內容,讓學生積極參與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地檢驗已學知識,培養其動手、動腦能力。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在構建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時,要以新課程理念為導向,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危機感和使命感,促進教與學的和諧發展,為自己的專業成長和學生素質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江西省貴溪市第四中學)
?誗編輯 薛直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