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摘 要:數學是一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的學科,是通過抽象化和邏輯推理的使用,當代中學生大多都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就是把學習看成一種負擔,一種任務。高中數學,由于其知識容量豐富,難度較大,使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枯燥乏味”,產生厭煩情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只有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才能減輕高中生的心理負擔。教學中只有找準這些有效的“落點”,才能激發學生的數學探究興趣。
關鍵詞:高中數學 興趣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c)-0034-01
高中數學現在被公認為是一門基礎性強、學生學習成績分化嚴重的學科.很多學生認為高中數學枯燥無味,學習興趣不濃,所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奇心、求知欲,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對學生的吸引力就成為數學教學中的重點。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好學習數學興趣呢?經過我不斷探索和實踐,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營造師生間良好的情感氛圍
積極改變現行師生關系,建立有效互動的師生關系,將學生的知識獲得渠道擴展為教科書及教學參考書提供的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和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因此,要想實現高中數學互動式教學的有效性,數學教師應注重互動方式的合理性,以心換心,老師愛學生,學生就會愛老師,進而把這種喜愛轉移到老師所教的學科上來,從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互動中來加深對數學的情感和興趣。在教學中老師要尊重學生提出的不同見解和觀點,引導學生積極與教師進行交流,形成師生合作,升入高中后,一部分學生由于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原因不能適應新的學習情境,面臨種種競爭和挑戰,作為教師應當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通過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可以更好地實現對學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評價與激勵,增強耐挫力,變挫折為前進的推動力,共同探討的學習氛圍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與學生建立起一種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與學生一起探討,在必要時給予一定的點撥便能夠把互動式教學法發揮得更好。
2 建立合理的合作關系
各個階段的教學都有各自的特點,教師根據學習任務的性質采用相應的策略:可以先明確分工再合作,使每個成員都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務。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基礎之上。
(1)主動性原則。所選合作學習內容必須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水平,以學生為主,所選內容使學生有較大的參與度。引起他們的好奇心,激發起學習的動機,使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創設情景。創設情景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根據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設置與實際有關的問題情景展示給學生,就能避免“短暫繁榮”和“華而不實”的無效合作場面的出現,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學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3)同伴之間的互助合作學習。主要是課堂中的同桌之間的合作學習、課余時間好朋友之間的合作學習。
(4)實施有效引導、指導和幫助,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學生的合作是否有效,離不開教師的參與及指導。教師在學生合作交流中要善于發現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產生的問題,及時進行適當的指導和幫助,教師同時還要注意觀察小組中發言較少、參與較少的學生,可從旁進行監督和耐心的引導,對每個小組的合作情況和總體目標的實現情況進行評估,并指導學生進行互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提高學習的效果.
3 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
情景教學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選擇恰當地、適合學生發展的情境方式。設置適當的教學情境,學生“觸境生情”,學生既可以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又可以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饒有趣味。情景設計是學生進入數學世界的一個橋梁,情景教學的重要目標是通過努力培養學生對于學習的愛好,從而激發學生的激情,進而強化教學效果的教學模式,好的數學情景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和學習的積極性。每個數學概念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設置情境脈絡支撐的問題不僅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學習概念前體會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有利于知識的遷移。高中數學的教學不僅僅是單一的數學知識的傳授,創設數學情境的目的是為學生學習架設“腳手架”,幫助學生意義的建構和促進理解,重要的是要激勵學生、鼓勵學生、喚醒他們內在的創造力,最終應該是促進教學目標更有效的達成。
4 重視高中數學應用,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理論聯系實際,結合生活和社會實踐,提倡做中學,通過問題學,著重從實際生活出發,使學生能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如:要用鐵皮制作一個容積為500升的圓柱形容器,如何選取圓柱的底面半徑和高,能使所用的鐵皮最少?在教學中把數學知識的學習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同學們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知識的實際用處,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然會使同學們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
5 結語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創造條件,只有使學生在情感的愉悅中接受知識,掌握技能,喜歡數學,讓學生自覺地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各種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高中數學教學不要總是被所謂的高考壓力所束縛,教師應盡量“授之以漁”,努力培養學生學習高中數學的興趣習慣。讓學生從行之有效的數學方法和靈活巧妙的解題技巧中感受和發現數學美,體驗數學美,領略數學的無窮魅力,學生想學、樂學、會學,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也為我們的數學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 鄭春曉,胡克員.高中數學師生互動教學的思考與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11(1):39-40.
[2] 王屏山,傅學順.數學思維能力訓練[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
[3] 馬文平.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如何通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來提高化學教學效率[C]//中國化學會第三屆關注中國西部地區中學化學教學發展論壇論文集.2011.
[4] 張清明.高中數學新課程的探索與思考[J].新課程:上旬刊,2011(6):13.
[5] 康衛兵.試析高中數學教學中對于情景教學的應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