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威
摘 要:數形結合思想不僅是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策略和思想,而且也是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重要方法,它包含“以形助數”和“以數輔形”兩個方面,把抽象的數學問題直觀化、生動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揭示數學問題的本質。本文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闡述了如何恰當應用數形結合思想解決問題,從而也進一步的提高了學生的轉化與化歸能力。
關鍵詞:數形結合思想 轉化 化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c)-0101-01
數學研究的對象是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即“數”與“形”兩個方面。“數”與“形”兩者之間并非是孤立的,而是有著密切的聯系。根據數與形之間的對應關系,通過數與形的相互轉化來解決數學問題的思想,就是數形結合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包含“以形助數”和“以數輔形”兩個方面:(1)借助形的生動性和直觀性來闡明數之間的聯系,把某些抽象的數學問題直觀化、生動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揭示數學問題的本質;(2)借助于數的精確性和規范嚴密性來闡明形的某些屬性,把直觀圖形數量化,使形更加精確;同時也充分體現了轉化與化歸的思想。
1 由“形”到“數”的轉化
例1:如圖1所示,已知P是直線3x+4xy+8=0上的動點,PA,PB是圓x2+y2-2x-2y+1=0的兩條切線,A,B是切點,C是圓心,那么四邊形PACB面積的最小值為。
分析:在同一坐標系中畫出直線與圓,作出圓的切線PA、PB,則四邊形PACB的面積S四邊形PACB=S△PAC+S△PBC=2S△PAC。把S四邊形PACB轉化為2倍的S△PAC。(見圖4)
解:利用等價轉化的思想:設點P坐標為(x,y),則|PC|=,由勾股定理及|AC|=1,得|PA|==,從而S四邊形PACB=2S△PAC=2·|PA|·|AC|=|PA|=,從而欲求S四邊形PACB最小值,只需求|PA|的最小值,只需求|PC|2=(x-1)2+(y-1)2的最小值,即定點C(1,1)與直線上動點(x,y)距離的平方的最小值,它也就是點C(1,1)到直線3x+4y+8=0的距離的平方,這個最小值d2=2=9,∴S四邊形PACB最小值==2。
從以上例題不難看出,在題設情境為圖像時,常需進行“形”向“數”的轉化,即將形所含的信息轉化為數和式的表達式和關系式,然后推理求解。
2 由“數”到“形”的轉化
例2:已知實數x,y滿足x2+y2=3(y≥0),m=,b=2x+y,求證:(1)≤m≤;(2)-2≤b≤。
分析:m可看作兩點(x,y)與(-3,-1)連線的斜率,b可看作直線y=-2x+b在y軸上的截距。(見圖5)
證明:(1)m可看作過半圓x2+y2=3(y≥0)上的點M(x,y)和定點A(-3,-1)的直線的斜率。
由圖2可知k1≤m≤k2(k1,k2分別為直線AM1,AM2的斜率),k1==,圓心到切線k2x-y+3k2-1=0的距離為:d==,k2=(舍去負值),∴≤m≤。
(2)b可看作斜率為-2,過半圓x2+y2=3(y≥0)上一點P (x,y)的直線在y軸上的截距。
由圖3可知n2≤b≤n1,P2C的方程為y=-2(x+),令x=0,y=n2=-2,∵圓心到切線P1B:2x+y+c=0的距離d==,∴c=±(舍負值),n1=,∴-2≤b≤。
在本題中,條件中的數量關系決定了幾何圖形的性質,反之,幾何圖形的性質反映了數量關系,數形結合思想能將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有機地結合起來,恰當地運用可提高解題速度,優化解題過程。
參考文獻
[1] 傅夢生.數形結合的應用策略研究[J].科技咨詢導報,2007(11):245.
[2] 張連延.談數形結合思想在解題過程中的巧用[J].教育革新,2007(1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