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丙新
摘 要:隨著國家的發展,社會工業化進程的加速,農村剩余勞動力越來越多地轉移到城市中,其中多數是些青壯年勞動力。他們為了掙錢謀生存而不得已將他們的未成年子女留在了農村。這些在成長的道路上缺乏家庭溫暖,沒有父母照料,往往由祖輩照料的留在農村的孩子,被習慣性地稱為“留守兒童”。由于這些“留守兒童”長期以來形成的學習主動性差,加之家庭教育跟不上等因素,這些孩子均學習吃力。盡管在校期間老師的督促約束。可回到家,爺爺奶奶又督導不力,致使這些學生養成了一緊一松的習慣。
關鍵詞:留守兒童 類型 數學教學 關注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c)-0228-01
隨著國家的發展,社會工業化進程的加速,農村剩余勞動力越來越多地轉移到城市中,其中多數是些青壯年勞動力。他們為了掙錢謀生存而不得已將他們的未成年子女留在了農村。這些在成長的道路上缺乏家庭溫暖,沒有父母照料,往往由祖輩照料的留在農村的孩子,被習慣性地稱為“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由于這部分孩子從小缺失父母的正確方式的關愛,大部分孩子都形成了一種孤僻、自私的性格,在思想與行為上表現為缺乏自制能力,不會給自己制定正確的計劃等。他們到了學校之后,受不了紀律的約束,大多數孩子便表現為紀律性差,自覺性差。如:上課不注意聽講,做小動作,好貪玩……經常出現屢禁不止、屢教不改的現象。這給教學的順利開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難。由于這些“留守兒童”長期以來形成的學習主動性差,加之家庭教育跟不上等因素,這些孩子均學習吃力。盡管在校期間老師的督促約束。可回到家,爺爺奶奶又督導不力,致使這些學生養成了一緊一松的習慣。基于以上分析,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如何關注他(她)們。
1 充分利用好第一課堂“數學課”,激發他(她)們的學習興趣
隨著教育思想的日新月異,課堂教學技術的不斷提高,“填鴨式”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新課程理念。尤其是有很多“留守兒童”的班級,我教的二年級三班里共有18名“留守兒童”,他(她)們都是班里的學困生。要想提高他(她)們的學習成績,必須從教學方法上找到突破口。所以我上課堂堂使用多媒體課件,利用多媒體聲光電的視覺效果,吸引他(她)們的學習的注意力,引導他(她)們通過有條理的觀察情境圖,激發他(她)們的學習興趣。提出數學問題,即使他(她)們提的問題,不十分切合所學內容,也要注重表揚他們,從心理上激勵他(她)們,進一步循循善誘,通過點撥,最終提出比較切合所學內容的數學問題,使他(她)們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了他(她)們的學習興趣。同時我根據低年級的年齡特點,我把所學內容編成兒歌,以幫助他(她)們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例如,在教學萬以內數的讀法時我編制了這樣的數學兒歌:讀數要從高位起,讀書順序莫忘記。千位是幾讀幾千,百位是幾讀幾百,十位是幾讀幾十,中間有零讀一個,末尾零不讀不算錯。朗朗上口,又便于記憶和理解。再如教學萬以內退位減法時,我編制了這樣的兒歌:相同數位要對齊,相減要從個位起。假如某位不夠減,前位退一當做十,然后再去計算題。退位減法不算難,細心認真都會做。通過編制兒歌即激發了他(她)們的學習興趣。又使他(她)們很快掌握了所學知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就是在課堂上,引導他(她)們將數學問題,編成數學故事,例如學習了8的乘法口訣以后,我讓學生用8×4這個算式編一個身邊的故事。其中有一個學生是這樣編的:秋天快結束了,刺猬媽媽要給孩子們準備過冬的食物,刺猬媽媽一次能從果園里背8個蘋果,請問小朋友們刺猬媽媽4次能背多少個蘋果?通過編故事,使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生活化、兒童化,即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豐富了他(她)們的數學想象力,進一步激發了他(她)們學習的動力。使他(她)們的身心、學習等方面和諧發展。
2 靈活運用好第二課堂“實踐活動課”,培養他(她)們的數學能力
數學活動課是以訓練學生實際活動能力為主的課程,重視數學思維訓練,并且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獲得直接經驗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志趣、個性、特長等自主和諧發展。比如在學習了分數的認識后,我上了一節活動課,是這樣設計的:首先是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表示四分之一,于是,喜歡畫畫的同學畫了一個漂亮的蛋糕,并且很細心地把蛋糕切成了同樣大的四塊,把其中的一塊涂上了不同的著色;喜歡折紙的同學用一張紙對折再對折,平均分成了四份;還有同學把一堆小棒平均分成了四份,取出了其中的一份……結合以上的操作,我讓學生完成了以下的填空練習。
(1)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個蘋果的( )。
(2)把一堆蘋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這堆蘋果的( )。
(3)把我班同學平均分成3隊,每隊是我班人數的( )。
通過以上的操作、練習、講解,使學生在活動中對“把單位一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作分數”這一定義有較深的理解,也讓他(她)們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充滿了數學,這對于激發他(她)們學習數學的熱情也是極有益處的。
3 真誠做好第三課堂“課外輔導”,提高他(她)們的心理和學習品質
由于這部分孩子從小缺失父母的正確方式的關愛,大部分孩子都形成了一種孤僻、自私的性格,學習主動性差。針對這種情況我充分利用課間、午休時間,擠時間逐一找他們談心,了解學習他(她)們的家庭情況,生活情況,并表揚每個人的閃光點,使他(她)們感覺到自己和同齡人一樣也有長處,也能受到老師的表揚,從心理上他(她)們有著樂觀向上的原動力。同時我也注重了和其他學科教師的溝通和交流,把脈他(她)們每個人的心理和學習情況,共同會診,協調制定切實可行的輔導方案,使各科協調進步,使他(她)們感覺到他(她)們同其他孩子一樣受到老師們的關心和愛護。使他(她)們的學習有了后續動力,學習成績循序漸進,逐步得到了提高。
綜上所述,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需要家長、老師、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共同協作。讓我們大家共同攜起手來,給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和無私的幫助,使留守兒童和其他孩子一樣有健康、快樂、幸福的童年。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