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玲
摘 要:學生學美術,不是只要學會畫幾個人物,畫幾棵樹,填涂一下色彩就行了。如果他們厭惡學習美術,學習美術更多地像服苦役,而不是自己的生活內容。以至于一上美術課就頭痛,甚至在美術課無聊地打發著時間,美術教學就很難順利地進行下去。教師需要在課前和課后,千方百計地讓學生既能學習美術基礎知識,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繪畫創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學生信心;添畫法;每課一評
幾年的美術教學,我發現很多學生喜歡上美術課,美術課不比其他的學科,教師沒有如語數老師那般苛刻的要求學生。學生在美術課上沒有什么心理壓力。可以放松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把美術課當成是學習勞累后休息的后花園。看似學生很喜歡美術課,其實不然,學生喜歡的只是美術課相對寬松的空間和時間,而非真的喜歡美術學科的內容。如何激起學生對美的追求呢?如何激發對學習美術的興趣呢?我是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手段都要注意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讓學生真正地愛上美術課,對美術有濃厚的興趣,才能更好地進行美育教學。讓學生表現美,創造美。為了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我常常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一、順口溜激勵信心
很多時候,學生不敢下筆畫畫,乖點的學生愁眉苦臉的趴在桌上發呆,調皮的學生則會大喊大叫:老師我不會畫,老師我不會。似乎不會就是不用完成作業最好的理由。我用順口溜編成口訣,讓那些不敢下筆的學生喊:“會拿筆的都會畫畫,就看你敢不敢畫,畫畫沒有對和錯,我們都是小畫家”。學生喊著這些話語,精神倍增,個個都想嘗試著成為一位小畫家。
馬蒂斯給我們啟示:繪畫不需要規則,孩子畫畫是沒有目的的,他們憑著自己的靈感在紙上宣泄自己的性情。很多時候小學生畫畫只是覺得好玩,在玩的過程中滿足自己的好奇,體驗玩的樂趣,在教學中我常常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上去作畫,讓學生跟我一起涂鴉,沒有章程可言,完成之后說說自己的感覺,點出滿意的以及感覺還不夠的地方。在教學中會對學生在這方面進行有層次地訓練,去掉他們在畫畫時的顧慮,讓學生盡情地去表達、感受!何愁學生還不會畫畫呢?
把教學內容編成順口溜,讓學生易學易懂,例如:教學《我的喜怒哀樂》一課,把人物的表情特征編成順口溜:
畫人喜,眉開眼彎嘴上起;
畫人哀,眉呈八字嘴下歪;
畫人怒,雙眼睜大眉倒豎;
畫人樂,嘴巴張大眼瞇著。
我一邊做著表情一邊示范著還和學生念叨著順口溜,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氣氛中立即活躍起來,有的學生興趣大增,就連平時不愿畫圖畫的學生也都饒有興趣的拿起筆嘗試著畫起來。
二、嘗試添畫法
添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情趣,不一樣的感覺就會有不一樣的作品。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從美術教學角度來看,這種教學形式可以為我們提供類似的教學啟發。也能很好地啟迪學生的思維發展。小學美術課文的內容有時候不合時節,也不合農村孩子的需要,我們通過課外的補充,達到美術課的完善,內容的選擇也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
例如:在教學添畫風景的時候,先讓學生通過欣賞風景圖片,了解了一張普通的風景圖片再經過我們的添加,就會變得更加生機勃勃,富有情趣。在創作上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我們還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設計一些添畫的圖形,讓學生為補充生動有趣的情景添畫,通過講述小故事使學生在腦子中形成一幅畫面,再讓學生相互描述來豐富學生的想象,通過說和想讓學生補添畫的形式完成作品,學生很投入地創作,發現這樣的教學使得學生從聽覺視覺上得到啟示,真是創意無限,快樂無限。
三、生活之美入課堂
“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眼睛”。在美術教學中:我們應該啟發學生用心去認識生活,從身邊的事物去感受生活的美好,而不是非要去找藝術品來感受美,讓學生懂得美就在身邊,美就在生活里。只要眼睛用心去體會,不難發現美無處不在。
如:《處處有鮮花》這一課教學時,我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把學校附近的花店搬到課堂上,把校園里那些不起眼的小花小草也用視頻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突然發現生活中被我們熟視無睹的景物也如此美輪美奐。隨著視頻的播放再加上輕輕地播放音樂“花仙子”。學生靜靜的沉醉在花的世界里,體會花的色彩。利用現代的科技,我們可以把美術與學生的生活拉得更近,活潑生動的圖片內容以及好看的視覺和聽覺的沖擊效果,直觀形象地讓學生感受到我們身邊處處有美術,的確有“生活美術”的感覺。學生用色彩用線條去表現花海。有的特別鮮艷,有的畫的特別夸張,作品比較新、奇、色彩較艷麗。形態表現很有意趣。伴隨著歡快的音樂,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完成美術作業。
四、每課一評要講究
什么畫是好畫,什么畫是不好的?我們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作品,一幅構圖完整,色彩漂亮的作品也許感覺空泛無趣,而一幅寥寥幾筆,造型笨拙的畫作卻情趣盎然。學生的作品是童趣天然的。在對學生作品的評價上我們不以技法來衡量。我們要看待學生對作品所投入的熱情,以及對外界事物的思考和觀察。在評價作品的時候,要極力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并加以渲染,讓學生體驗成功的精彩。通過作品的評說,讓學生獲得成就和自信,同時也了解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評作品的時候我們要時刻記得美術教學重在啟迪智慧而非是技能,因為我們教的學生不是人人都要成為畫家的。
總之,美術課就是讓學生感受美、享受美,我們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陶冶情操,美化人格。讓學生在參與美的創作的同時,讓美走進學生的心里,讓美在學生的心里流淌,讓美術課成為美的課堂,讓學生愛上美術。
參考文獻:
[1]李宏鈞.美術教育與學生學習心理的優化[J].教學與管理, 2008(3).
[2]陳進東.淺談興趣在美術課教學的作用[J].湘潮:下半月,2010(10).
(作者單位 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春暉小學)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