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發紅
摘 要:針對農村初中數學教學效果不佳的現象,提出了一些改進的建議。
關鍵詞:農村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
在農村任教初中數學已有十余年,盡管平時付出很多,看學生學習也很累,但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這是我們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然而新課程要求做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但現在還有很多老師缺乏對新課程的認識和理解,仍舊采用“授之以魚”的教學方式。因此對有效完成數學教學的方法分析和探討具有重要意義。
一、全面了解學生,做到因人而教是有效課堂的前提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的互動過程,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就不能取得任何效果。因此,要提高課堂效率,必須全面了解學生。不僅要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知識基礎、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理解能力等,而且還要考慮學生在學習這部分知識中會出現什么問題,思路的走向會是怎樣的,怎樣學是最有效的。
二、細化全面的課前準備,是培養學習習慣的必要條件
部分農村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前準備階段,他們主要是參照課本和其他資料來編寫教案,其教案內容局限于傳統的模式,而很少涉及其他方面的問題,俗話說,“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細化課前準備,有兩方面:(1)教師準備,即集體備課;(2)學生準備,即課前根據學案自己預習。教師準備與學生準備,我認為這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的一個重要手段。
三、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條件
每位老師都深有感觸,創設的情景生動有趣,就能讓學生進入其中,就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在教學時,可為學生創造一個真實的情境,學生在這個情境中意識到問題后,就會喚起探究意識,點燃求知欲望,當然,教學情況的設計應結合農村初中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身心發展的特征。因此,我認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素之一。
四、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能力是全面實現有效教學的基本任務
要實現有效課堂教學,關注“學困生”是極其必要也是極其艱巨的教育任務。而且,學困生也是最需要老師幫助的群體,在幫助學困生工作方面,教師一定要有計劃,要講策略,對于學生存在的學習困難問題,教師心目中要有足夠的認識,要采取有效的幫學手段,這需要我們付出大量的勞動。
總之,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必須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以新課程教學理念作指導,經過自己不斷的實踐,不斷反思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真正提高自己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