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海寧
輿論,亦稱“民意”或“公眾意見”,系指顯示社會整體知覺和集合意識、具有權威性的多數人的意見、情感和行為傾向的總稱。精神文明建設輿論則反映了一個社會在特定時期里普遍的社會心理的時代精神,構成一種對生活在社會中的每個人都產生重大影響的精神氛圍和意識空間。在現代信息社會中,隨著大眾傳播媒介尤其是新聞媒介的高度發展,輿論的產生和流行獲得了強有力的載體和催化器,其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是傳統社會形態所無法比擬的。
堅持輿論正確引導,是新聞工作的基本前提,是新聞工作頭等重要的任務,是新聞單位的立足之本。講究引導藝術,是為了采取各種方法,更好地把握正確導向,使正確導向更好地得以實現。二者不能只強調一面而忽視另一面。中央領導曾經指出,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前提下,要講究宣傳藝術,提高引導水平,努力使自己的宣傳更加貼近生活、貼近讀者,使廣大讀者喜聞樂見。我們研究如何堅持輿論引導與提高輿論引導藝術,目的就是如何使新聞單位既堅持正確導向,又講究引導藝術,使黨、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都滿意。
研究和實踐如何堅持輿論正確引導與提高輿論引導藝術,是新聞界的長期任務,是新聞界需要長期為之奮斗的目標。當前,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過程中,在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堅持反腐倡廉、整治“四風”過程中,研究和探討這個問題,有著特殊的意義。
要實施正確而有效的輿論引導,其前提是新聞媒體本身必須確確實實能夠代表輿論,反映民意。我國的新聞媒體為國家和人民所有,它是黨、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媒體并沒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因此,在渠道通暢的前提下,社會主義新聞媒體能夠代表全社會大多數人的共同利益和一致呼聲。這是新聞媒體能夠準確引導輿論的前提,也是我國新聞事業所具有的優勢。
我們承認社會主義新聞媒體能夠代表輿論,并不意味著后者不需要引導就可以自發地朝著正確的方向運動。只要社會組織和個人在局部利益、眼前利益還存在著差異,只要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認識水平還沒有完全統一,那么,社會組織和個人就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和要求,在社會上必然形成不同的輿論。從這個意義上講,輿論是需要引導的,這股強大而自發的社會力量只有在得到正確引導的前提下,才會形成積極、建設性、自覺的巨大社會力量,才能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深入開展。當前,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正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這場偉大的社會運動深刻地改變著社會面貌和人們之間的利益關系,而且重新鑄造著在新的生產關系基礎上形成的社會心理和社會輿論。在這偉大的歷史時刻,迫切需要凝聚全黨和全國人民的精神之力,形成向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統一意志和輿論環境。中央領導曾明確強調輿論導向的極端重要性:“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边@段話十分清楚地講明了新聞媒介應該承擔的社會功能和歷史使命。
如上所述,新聞媒體對輿論的正確引導不僅是可行的、必要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筆者認為,新聞媒體實施輿論引導的具體內容應當是相當豐富的。
首先,新聞媒體要對輿論進行政治引導或政策引導,政治引導是輿論引導工作的核心和靈魂。劉奇葆指出,新聞戰線擔負著宣傳黨的主張、通達社情民意的重要職責,一定要堅決貫徹中央精神,牢記職責使命,講政治、講大局,要通過改進文風更好地把握正確導向,鞏固主流思想輿論。顯然,中央領導要求新聞媒體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要在媒體的方向、宗旨、方針等原則性問題上堅決貫徹黨性和無產階級政治的要求。新聞媒體通過自身的事實報道和言論,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場,提出鮮明的政治觀點,具有很強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必須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傊?,新聞媒體和媒體從業人員必須政治上完全合格,媒體的政治導向一旦有錯,會帶來極其嚴重的后果。
其次,新聞媒體具有多種社會功能,媒體的輿論引導工作也是多方面的。除了政治引導外,新聞媒體還應該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揭示事物發展規律,從而引導人民群眾遵循客觀規律辦事。它還應該通過有力的事實報道和言論,臧否現實中的人和事,激濁揚清,引導公眾建立國家、集體、個人之間的新型關系,培植時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觀念,弘揚共產主義、愛國主義精神等。一句話,新聞媒體應該將異常龐大而復雜的輿論引導到政治方向正確、健康向上的輿論占據主導地位的地步,引導到正義、公正、良知和美德受到全社會廣泛崇敬地步,引導到克服內耗、團結一致向前看的地步。
新聞媒體要實施正確有效的輿論引導工作,應當將上述內容落實到具體的操作實踐之中。換言之,這就是操作層面的輿論引導藝術問題。講究輿論引導藝術,可以保證媒體在進行這項工作時取得最大的成效。由于新聞事業在不斷向前發展,輿論運動也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因而輿論引導藝術也必然具有豐富的內容,是一個發展的概念。
怎樣才能搞好熱點問題的正確引導?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應該注意:
引導的指導思想要明確。在進行熱點問題引導時,心要熱,頭腦要冷靜。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以大局為重,服務服從于全黨工作大局。要跟著大局走,不能跟著感覺走,跟著情緒走。要從思想上明確,我們搞熱點報道,是為了幫助黨和政府解決問題做好工作,幫助老百姓解決難題,或者解決思想問題,這是我們的出發點。
引導的內容要有選擇。媒體工作者要對社會生活、經濟生活保持高度的敏銳性,隨時發現新的熱點問題,及時進行正確合理的引導,既能幫助黨和政府做好工作,又反映了老百姓的心愿,同時也符合新聞規律要求。有些熱點問題牽涉面廣、原因復雜、時間長,解決起來難度大,一定要慎重對待,不可倉促報道。如一旦把握不好報道出去,把社會情緒煽動起來,問題又不能很好解決,就會造成工作被動,使各個方面都不滿意。
引導的形式要多樣。對熱點問題的報道,形式可以多樣。例如,連云港交通臺的《交廣關注》就是通過聚焦、透視、點評形式來進行熱點問題報道。一句話,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目的是我們的新聞媒體辦得更加受到黨、政府和人民群眾的歡迎和稱贊。
另外,新聞媒體要把一般報道和典型報道、評論等結合起來,加強典型報道和言論的分量,強化輿論引導力度。在精神文明建設中,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媒體要選擇體現浩然正氣和崇高品質,代表時代精神和領風氣之先的先進典型作集中的、突擊性的報道,從各個側面、各個角度挖掘人物的內心深處和事件的核心要素,以造成強大的輿論氛圍和宣傳聲勢,推動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深入開展。連云港市以“雷鋒車班組”等先進典型的宣傳就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果。應該說,前所未有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活動涌現出一大批新的時代英雄和先進典型,新聞媒體抓住這些亮點,突出這些亮點,可以起到以一當十的示范效果。另外,新聞媒體還應該加強言論分量,因為言論以最直接、最鮮明的形式表明媒體的立場。只要新聞媒體能夠把上述問題解決好,挖掘出一切技術手段的潛力,就一定能夠正確有效地開展輿論引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