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偉+孔倩
摘 要:通過對湖南省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實際,進而對完善湖南省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提出建議,從而推進湖南省績效管理工作平衡發展,使績效管理與考評體系更合理、更科學。
關鍵詞:預算績效管理;均衡發展;信息系統;湖南省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4-0072-02
預算績效管理是政府績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以支出結果為導向的預算管理模式,也是提升政府管理效能的重要舉措。湖南省從2012年由政府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后,各市州、縣市區積極行動起來,把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成為財政管理的重點工作,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在全省范圍內迅速推進,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組織機構不斷健全,管理模式不斷創新,各項基礎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為進一步實現全過程績效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由于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在湖南省尚是起步階段,工作開展與財政部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仍然需要不斷地改進。
一、湖南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現狀
中國財政預算支出績效評價工作起步較晚,尚屬新事務,各省份積極開展試點工作,在摸索中前進,湖南省的工作起步于近五年,各方面工作穩步開展。
1.管理機構已經建立
湖南省已建立較完備的預算績效管理機構,單設了績效處,成立了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各地州市區縣,也單設或聯合辦公成立了績效科(股),部分財政部門也成立了以分管領導為小組長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各科(股)室,并設定了負責人,配備了1~2名專干負責績效管理工作。
2.管理制度逐步健全
為加強對預算支出績效管理工作的指導,湖南省出臺了《湖南省財政廳關于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和《湖南省市州財政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考核辦法》,根據管理需要出臺了統一指導全省財政支出績效管理工作規程、評價指標體系、績效目標管理辦法、綜合評價方案等文件。從地方來看,大多數地州市區縣也結合本地實際,建立了相關的績效評價管理制度和辦法。
3.預算績效管理環節不斷完善
各地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涵蓋績效管理全過程,包括事前的績效目標申報與批復,事中績效跟蹤監控管理、事后績效重點評價、評價結果的廣范應用。部分地州市區縣建立了專家庫、中介庫、指標庫,少數地區開展了部門整體支出評價。部分財政部門積極探索創新,開展了鄉鎮財政績效管理工作,并把績效目標申報環節納入預算管理信息系統。各地績效管理工作在過去的一兩年里都取得了新進展。
二、湖南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存的主要問題
1.市縣工作開展不均衡
前期起步較早的地區繼續加快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模式開始向全過程轉變,但還有部分市州工作進展緩慢,管理模式依然停留在績效評價層面,管理制度處于空白狀態。平級的市州、區、縣之間的工作開展不一致,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也有部分財政部門工作較好,但對所轄下屬單位或部門工作指導不夠。
2.基礎工作相對滯后
主要是制度建設與指標體系的建設滯后,一方面,部分地區相關制度不全面,配套措施不具體,操作性的辦法少,還未開成制度體系;另一方面,由于不同行業,預算部門的項目支出具有不同的特點,績效評價共性指標體系的通用性與適應性非常重要,中國目前的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夠完善,我省部分財政部門建立了指標庫,但是在定量指標方面,指標設計過于簡單,通用性方面的設計還需加強,定性指標可操作性不強,差異過大,無法進行不同部門之間的橫向比較,同時中國、我省也沒有建立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標準體系及項目數據庫。
3.信息系統建設不完善
截至目前為止,績效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暫時還停留在,在部門預算軟件里加入績效目標的申報模塊,績效目標的批復 、監控、評價等工作還沒有有效融入信息(下轉94頁)(上接72頁)系統,沒有建立單獨的預算管理系統,信息技術支撐嚴重不足。
三、完善預算績效管理的幾點建議
1.建立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各環節
為平衡各地區績效管理工作進度,應逐步完善全過程績效管理各環節,建立起由目標申報、批復、項目重點評價、結果應用到整體支出評價的工作機制。工作開展得較早的,可以增量擴面評價,工作開展得較晚的,可以由點到面試點開展,保證各地區預算績效管理的各環節都有實施。
2.構建多元化的績效管理機制
各地區要構建以財政部門為主導的多元化績效考證機制,各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出臺相關的預算項目績效考評與管理的規章制度,確保績效評價有法可依,從而為預算支出績效考評提供法律約束和制度保障。另外,還需要大力引入第三方中介機構與社會公眾參與到績效評價工作中來,促進財政支出績效評估主體多元化,確保績效管理工作的公平性與客觀性。
3.建立績效管理信息系統
建立績效管理信息系統,實現預算管理與部門預算相結合的管理信息系統,以績效目標、績效運行監控、績效評價、應用績效評價結果全過程為主線,設指標庫、專家庫、中介庫、政策庫、資料庫等多個信息庫。利用網絡通訊技術實現預算單位通過系統申報項目目標、開展績效監控與自評;實現財政部門通過系統進行目標批復、聘請第三方中介機構、收集滿意度調查信息、多維度全方位進行績效評價和分析、與預算單位溝通與反饋意見、上報資料等多功能的電算化EP信息系統,實現財政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
參考文獻:
[1] 鄭永生.中國財政預算支出績效考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財會月刊,2011,(1).
[2] 余麗生.預算績效管理改革與實踐的思考[J].經濟研究參考,2012,(52).
[責任編輯 陳丹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