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思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國創造教育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早在半個世紀前,他就明確提出:“要打倒傳統的教育,同時提倡創造的教育”。“六大解放”是創造教育的關鍵,對培養與發展學生的創造力至關重要,針對當前體育教學的問題,筆者主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踐行陶行知先生的創造教育思想,把體育教學和學生的創造力發展提上一個更高的平臺。
關鍵詞:體育教學 創造教育 快速成長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創造教育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早在半個世紀前,他就明確提出:“要打倒傳統的教育,同時提倡創造的教育”。在《創造的兒童教育》一文中他提出要積極培養與發展兒童的創造能力,展開創造的兒童教育。
目前,小學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學模式死板僵化,小學生由于受生活環境、心理承受壓力、教師教學方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同程度地存在聽不懂、學不會、厭學等心理狀態,給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的困難。同時,由于現在學生身體素質普遍偏低,學生對運動的興趣不大,惰性在體育運動中被暴露得尤為明顯。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就是創新教學方法手段,改善小學體育教學的形式,培養小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一、要解放學生的頭腦,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一個人只有頭腦解放、思想活躍、意識清晰,他才能具有較強的創造熱情與意識,才能具有較強的創造技能與技巧。同理,小學生只有感到自由、輕松、愉快、坦然,沒有任何的壓迫與強制,才能思維活躍,自由自主地思考、探究,提出問題,發表意見,才可能有新的發現與創新。
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特別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友愛、平等的方式與學生對話,真心地對待學生,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幫助他們克服新學體育項目過程中的心理障礙,這樣學生才有興趣、有欲望主動積極參與到學習和體育訓練中來。有了一定的興趣,才會大膽地想象,大膽地思考,大膽地創造,才會在體育活動中創造出不同的花樣。
二、解放學生的雙手,創造豐富的教學內容
手和腦在一塊兒干,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并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通過動手活動才能使創新思維的結果物質化,同時也能使他們的創新思維更符合現實,具有實際的效果。陶行知先生認為:教師和家長,不要束縛兒童的雙手,讓兒童的雙手在大腦的指揮下大膽地去干,大膽地動手,大膽地創造,使他們手腦雙揮,動腦又動手,從小有動手試驗的機會,在反復試驗中發明創造。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給學生創造動手的條件。
比如在本校特色教學活動花樣跳繩的設計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基本的動作中去自由發揮,自由練習,在反復的練習中,新的動作就會誕生于學生揚起的小手中。單人花樣,雙人跳,三人跳,多人跳,既是個人精彩展示,又是學生小組合作,身體素質、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等都在手的解放中一步步提高。
三、解放學生的眼睛,發現生活的學習資源
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離不開他們的眼睛,離不開他們的觀察能力。陶行知在《民主教育》一文中強調指出:“解放眼睛,敲碎有色眼睛,教大家看事實。”
小學體育教學應改革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讓學生主動學習,探究性學習。正如“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眼睛”,在體育教學中更加需要眼睛來發揮作用,只有解放自己的眼睛,睜大自己的眼睛,去留心身邊的事物,留心周圍一切的運動,留心日常的活動,相信一定可以從這些活動中得到巨大的啟發。
四、解放學生的嘴,互動交流生動課堂
新課標強調課堂是雙向的,是師生共同交流生成的,因此課堂的主導不能僅僅局限于教師,也應該把一部分的發言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學會質疑、學會思考。
陶行知先生認為,兒童解放嘴巴對其思維發展和創造力的培養特別重要,他覺得“小孩子得到言論自由,特別是問的自由,才能充分發揮他的創造力。”
我們知道,一節廣播操有好幾個動作,如何把這些動作連貫起來,教師可以分步講解,動作示范,但學生如果不質疑,只是機械地模仿,很可能造成動作不到位、不標準,造成教學效果下降。一旦某些錯誤的動作被學生記憶甚至強化在頭腦中,教師再想糾正就很難了。
因此,在體育教學中交流很重要,教師要給學生發言權,給他們質疑的機會。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體育器材、活動室等教學資源,創設生動而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語言交流中,不斷鞏固、不斷更正、靈活運用所學的體育知識。
五、解放學生的空間,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在中國,學生體質健康已經成為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了。學生的耐力度近20年逐年下降,肥胖率、近視率逐年遞增。面對這樣嚴峻的形勢,早在2006年國家就提出認真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掀起體育運動的熱潮,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體育教學不僅僅局限在體育課堂上,還應該試著去影響學生,提高學生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讓他們在課下也能自由創造活動空間,利用各種合適的環境進行提高自身身體素質的體育練習。
六、解放學生的時間,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陶行知先生指出:現在的學校受功利目的的影響,把兒童的時間排得太緊、太滿,以至于學生沒有時間去接受大自然的熏陶和人類社會的感化。為了學生能有更充分的時間去鍛煉,去實現自身的健康成長,我們積極開展各項陽光體育活動,努力實現“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價值取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更多地為學生爭取運動的時間和機會,認真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陽光體育活動,將陽光體育與體育課教學、綜合實踐活動結合起來,讓體育活動在時間和內容上有更多的保證,讓學生的健康成長成為切實可行的方針。
總之,陶行知先生的創造教育尤其是“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為小學體育創新教學的實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科學的方法。我們在體育教學中要認真貫徹“六大解放”的創造教育思想,切實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式,積極探索,總結經驗,不斷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水平和效果。
參考文獻: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
[2]袁迪.生活教育與創新教育[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王琦.陶行知創造教育理論的現代啟示[J].人民論壇,2010(8).
[4]畢明生.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在當代課堂教學中的再解讀[J].教學與管理,2009(8).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