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宜榮
【摘要】學生社團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對學生社團現狀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以科學發展為指導,從規范管理、以人為本等方面進行建設與管理。
【關鍵詞】中職學校 學生社團 建設與管理
學生社團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它能夠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當前,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學生學習、生活方式出現新的變化,中職院校學生社團在建設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許多機遇和挑戰。
一、學生社團建設發展的原因分析
1.學生社團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學生社團活動是中職學校進行思想教育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式,是學生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社團活動對正值青春期的中職學生進行教育,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有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因此,社團活動是進行思想引領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式。
2.社團活動是促進和繁榮校園文化建設蓬勃發展的積極力量。學生社團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給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中職學生興趣廣泛,好奇心強,喜歡參加各式各樣的校園活動。在每一個中職校園活動中都有社團人青春靚麗的身影,也正是他們的積極參與,才使得校園文化常青、永葆生機。
3.青年學生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是社團發展的內在動力。青年學生渴望通過各種活動使自我價值得到實現和認可。學生社團以其影響的廣泛性、內容的趣味性、參與的自愿性以及活動方式的多樣性,越來越得到學生的認同。通過社團和社團活動這一載體,可以吸引廣大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他們在社團中結交朋友,在社團活動中提升能力。例如開展志愿服務、社會實踐、頂崗實習等活動,有利于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
二、中職學校學生社團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重視程度不夠,指導教師配備不足。中職學校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質量、招生數量和學生就業率,這就決定了中職學校內的學生社團工作處于邊緣化,學生社團管理部門對社團發展重視和支持程度不夠, 對社團發展的態勢疏于觀察、研究和判斷, 缺乏及時的、必要的指導和引導, 對社團負責人的選拔、社團動態的考察等工作關鍵環節缺乏關注和重視。雖然有的學生社團聘請了指導教師, 但指導教師忙于繁重的教學任務而心有余力不足, 真正發揮指導作用的指導教師為數不多, 其指導力量顯得非常薄弱,從而影響了社團管理的正常運作,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社團的穩定與發展。
2.活動經費不足。經費是社團運轉的“潤滑劑”,充足的資金是社團得以正常運作的重要動力。就目前情況看, 中職學校學生社團普遍缺乏學校的經費支持和社會贊助, 其經費主要來源于會員費, 而制作證件、搞宣傳、開展社團活動都需要支出, 活動經費的匱乏, 使社團活動正常開展受到很大制約, 導致了許多活動的“流產”。
3.社團的繼承與發展不夠, 缺乏持久的生命力。中職學校學生社團類別多集中在藝術、體育等方面, 而專業、公益、文化類社團相對較少, 甚至沒有。社團以開展文體活動為主, 表面熱鬧, 充斥趣味性、娛樂性, 活動水平不高, 沒有學術氣氛, 活動缺乏創新, 活動內容易落入俗套, 會員在活動中水平提高不明顯, 收益不大。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新學年開始, 各社團的新活動熱熱鬧鬧, 但不久平靜下來, 會員興趣逐漸降低, 積極分子所剩無幾, 很少主動開展活動。目前,許多社團忽視社團新老成員的銜接和傳統的承襲, 不注意社團資料、活動檔案的留存。一些社團前幾年活動轟轟烈烈,但近幾年卻銷聲匿跡, 很大原因是由于該社團的核心成員只重視自己在任期間活動怎么樣, 而不關心對下一任核心成員的培養,以至于往往一些核心成員畢業后, 使得一個社團從此一蹶不振, 甚至走向終結。這是在社團建設與管理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三、解決問題,促進社團更好建設
1.加強和優化制度建設,規范管理。制定社團管理辦法。學校應該從中職學校黨政層面認真研討符合校情的社團管理制度,在組織上重視、政策上支持、經費上扶持,將學生社團的管理列入學校發展規劃中。重點明確學生社團獎懲制度,社團指導教師定性、定酬制度,通過一系列的制度規范學生社團的成立、審查、獎懲、取締。
2.優化社團管理制度。中職學校各級團組織要把好社團申請關,杜絕重復成立、性質趨同的狀況出現。加強對社團的考評也是非常重要的,對優秀社團要予以獎勵和表彰,對不合格社團要予以通報和撤銷。可以通過“十佳社團評定”“社團活動展演”等方式加強對學生社團活動的監管,營造一種積極進取、你追我趕的社團發展氛圍和環境。實施課程化方式的管理是優化社團管理的一種嘗試。
3.發揮各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強指導。加強對社團干部(負責人)的培養。社團管理者是學生社團活動的中堅力量,學校團委平時應加強對社團干部(負責人)的教育和培養。在平時的評獎評優、助學幫困和就業服務等方面要充分考慮他們的工作及其業績,使社團干部(負責人)能感受到團組織的溫暖,走出校園后,能成為各方面的建設能手,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