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摘 要:初中數學的學習本身就具有嚴謹性和邏輯性,使課堂本身就具有枯燥性,那么,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升課堂效率,進行開放式教學就顯得尤為必要。就開放式教學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課后延伸三個方面闡述了對初中數學課堂開放式教學的幾點經驗。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開放式;課堂內容;教學方式;課后延伸
一、課堂內容要生動
數學是數字的科學,但不代表它的教學內容和數字一樣單調。數學課堂更要活潑、生動,要將數學知識和概念以多樣、有趣的形式展示出來。例如,在講解一元一次方程時,我用“孔融讓梨”作為故事背景,將梨子的分配作為數字關系來進行計算。這樣的故事導入給數學披上了一層有趣的面紗,讓學生通過更多的想象和創造來挖掘更多的知識。另外,在數學課堂中還可以加入游戲的成分,比如,“計算接力”“數字猜謎”等,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讓數學課堂不再是沉悶的,而是一個積極活躍的知識殿堂。
二、教學方式要多元
為了避免常規課堂帶來的壓抑感,我通常讓學生圍成幾個大圈,面對面增加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同時也使小組討論更容易進行。例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時,我會讓學生根據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列舉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同學們幾個人一組討論得十分熱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反復運用了軸對稱圖形所具有的性質特點,達到了良好的學習鞏固作用。另外,對于有些簡單易于理解的課程我會采取探究式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己組成一個小組,對于本課內容進行理解和吸收,然后對每個小組分配任務,指定小組長到前面為大家講解。這種方式,不僅增加了學生直接的合作和學習,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信心。
三、課后延伸要廣泛
為了增強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我經常留一些課外探索類的問題給學生。比如,為了讓學生了解到黃金分割線的內容,我會讓他們放學后查資料,回答“為什么晚會主持人不站在舞臺中間?”這一問題,在回答這一問題過程中,學生勢必對黃金分割線這一內容有了詳細的了解。同時,對數學這一看似抽象的學科在生活中的應用有所認識,增加了學習這門學科的興趣,同時也認識到數學這一基礎學科對其他學科的重要性,樹立了對數學學習的正確的價值觀。
開放式教學的探索是值得每一位數學教師深刻思索的重要課題,相信有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們會將教育改革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