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玉萍
摘 要:高一新生通過初中升高中的選拔考試后進入高中學習,他們中就有很多學生感到很不適應,尤其是數學學科表現得尤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初中數學每一節知識往往與學生日常實際生活很貼近,比較形象,并遵循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規律,學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相對而言,高中數學雖然在課改后難度也有所降低,但總體上相對初中數學來說,其中的有些概念就比較抽象,知識難度加大,且習題類型多,解題技巧靈活多變。這樣,不可避免地造成學生不適應高中數學學習。就如何搞好初高中數學教學的銜接進行了簡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中數學;銜接
一般情況下,一個學期下來以后,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對學習數學失去信心,甚至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對數學學科產生厭學情緒。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每一個數學教師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作為我們每一位高中數學教師都應該針對本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做一些認真的研究和分析,找出存在問題的根本性原因,以及采取一些可操作性的對策,盡可能激發出每個高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分析原因
現就目前整個社會大環境,我個人認為形成高中數學學習障礙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點:
1.學生吃苦能力差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近幾年來我國的經濟狀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大部分學生家庭條件都比較優越,加上每個家庭中孩子又少,都是家中的寶貝,父母又特別溺愛孩子,他們吃苦能力很差。如,我們在初中所謂的優秀學生,到了高中,由于高中知識相對初中難了許多,每節課容量要比初中大很多,知識內容又比較抽象,這樣要學好高中數學,必須要有吃苦精神,并要有善于鉆研、善于探究的思想。可是我們現在好多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不能克服,沒有一種拼搏向上的精神,這就是要學好數學的根本性問題。
2.學生學習心理準備不充分,心理承受能力不強
我們知道,大部分初中生到了初三都迫切地想上高中,這一方面意味著他們對高中新環境學習的好奇,另一方面是他們渴求對知識的掌握,于是他們就非常刻苦地學習,一切目標都是為了順利地考上高中。步入高中,等待他們的是更深的學習內容、更高的學習要求、更激烈的學習競爭,當學習屢遇困難,當學法收效不佳,當努力沒有達到預期,當壓力逐漸增大時,不少學生的自信心與積極性消退,茫然情緒和心理負擔加重,學習上和心理上都產生較大障礙。
3.初、高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強烈反差
隨著初中課改的實施,普九工作的不斷推進,初中教學內容在不斷刪減,要求在不斷地降低。而高中教學內容在新課標修訂下新增加了不少內容。加之高考的激烈競爭,導致高中數學教學的一些“戰略”性調整,趕教學進度,提前結束新課內容,爭取復習時間,根本不顧及高中生的接受水平。針對上述情況,下面談談如何搞好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的思考與做法。
二、具體做法
1.教師把握好初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及認知規律的思想
初中生普遍比較貪玩、好動,思想單純,可通過中考前的磨煉,到了高中,他們突然明白了很多問題,對學習目的更加明確,獨立意識更強,注意力更加集中,自覺性更強,認識事物更加全面,他們善于分析思考,勇于質疑探索,樂于自行鉆研,對成功充滿信心。根據這一特點,在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完成值得深入思索的嘗試問題,使他們通過嘗試性學習,通過嘗試問題的解決,使每個學生均獲得成功的機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以激發學生不斷進取的欲望和信心。
2.教師要把握好初、高中教材編寫上的不同
初中數學教材中每一新知識的引入往往與學生日常生活實際很貼近,比較形象,并遵循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規律,學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初中教材的敘述方法也比較簡單,語言通俗易懂,直觀性、趣味性強,結論也相對比較少。相對而言,高中數學雖然在課改后難度也有所降低,但總體上相對初中數學來說就比較抽象多了。如,高一映射的定義:A,B是兩個非空集合,按照某種對應法則f,對于集合A中每一個元素x,集合B中都有唯一元素y和它對應,這樣的對應叫做A到B的映射。這個概念對于剛進入高一的新生來說確實太抽象了。因而高中教學過程中在講授新內容時,教師應注意創設問題的情境,問題的提出、內容的引入盡量生動自然,并能自然地引導學生去思考、嘗試和探索。在數學問題的不斷解決中,讓學生隨時享受到由于自己的艱苦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促使學生學習興趣持久化,并能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的效果。
總之,從初中到高中是學生一次重要的學習轉折和人生轉折,只要教師牢記“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一新課程核心理念,清晰認識教學銜接的重要性,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想方設法搞好銜接教學,就能促使學生在磨礪中順利完成這個轉折,促進學生有效發展和健康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