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平
摘 要:從初中班主任的角度出發,就當前家庭教育的誤區以及具體的應對策略展開了認真的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家庭教育;誤區;正確應對方法
家庭是孩子最初接受教育的場所,對孩子未來的長遠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及意義。我擔任初中班主任一職多年,在豐富的教育實踐中嘗試對當前家庭教育的誤區以及具體的應對策略進行了細致的分析、研究與探索。以期能借此引發更多班主任同仁的情感共鳴,促使他們給予學生家長孩子教育方面更多、更專業的指導,共同推進初中學生更好的進步與發展。
一、當前家庭教育存在的幾大誤區
1.過分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
雖然素質教育理念得到了廣泛的普及與推廣,但相當一部分初中學生家長仍然過分看重孩子的考試成績。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在同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時,經常聽到學生向我抱怨“考了高分數,父母會喜形于色,給予自己物質上的豐厚獎勵;相反,假如成績不甚理想時,等待自己的通常是鋪天蓋地的指責、批評甚至是身體上的嚴厲懲罰……”這種“學”而優則“獎”“學”而差則“罰”“唯分至上”的家庭教育很明顯忽視了對學生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不僅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沉重的身心負擔,更不利于其日后的長遠發展。
2.拔苗助長,過度追求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與發展
現在很多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一味采取“拔苗助長”這一極端的教育方式,過度追求孩子綜合素質的提升與發展。如,相當一部分學生家長從自身的主觀意愿出發為孩子報了鋼琴、舞蹈、奧數班等眾多名目繁多的課外班,以此將孩子的假期日、雙休日等課余時間填得滿滿當當。
這些學生家長的初衷無可厚非,無非是想以此促進孩子個人修養及綜合素質的提升。但,作為一名專業的教育工作者,我個人認為,他們卻根本沒有考慮到孩子作為學習者的主觀情感感受,是否有興趣、是否學得吃力、困難等。這種教育方式明顯違背了孩子的學習意志,不僅收獲不了預期中的理想效果,還很可能產生極為惡劣的負面影響及作用,從而制約孩子的長遠發展。
3.過度寵溺孩子
現在的初中學生大多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因此,父母便把所有的愛都加倍地傾注在了他們身上。我在校期間更是親眼目睹了家長們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行為:學校安排學生集體勞動大掃除,部分家長怕孩子累著,自己前來幫忙打掃;學校組織體育達標測試,更有家長前來向學校求情,希望學校能免于這場測試以免孩子訓練太累……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殊不知這種過度寵溺孩子的畸形教育反而是教育的悲哀,不利于孩子的快速獨立與頑強成長。
二、班主任應當向家長傳授正確的家庭教育觀點與方法
1.正確看待孩子的學習成績,學會正確地賞識孩子
現代社會,學習成績不再是衡量人才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而是側重于社會個體綜合素質的考查與測量。如,有的孩子雖然學習成績不好,但他們也付出了辛勤的努力與汗水,這時,作為家長應當多多鼓勵與肯定他們為此所付出的勤奮與努力,并以此為基礎幫助孩子找出學習成績之所以上不去的原因,勉勵他們再接再厲,這種賞識性的家庭教育會讓學習受到打擊的孩子得到充分的尊重,從而保證日后的學習過程不斷取得顯著進步。
2.了解孩子的興趣與愛好,促進孩子富有個性地發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班主任,應當充分發揮自己之于學生、家長這兩者之間的橋梁溝通作用,幫助學生家長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家孩子的興趣與愛好。這樣才能有效扭轉家長之前關于“揠苗助長”的極端想法,使他們清醒地意識到應當充分尊重孩子的興趣與愛好,使他們在自由、寬闊的空間中展翅翱翔,實現自身富有個性的進步與發展。
3.摒棄畸形的父母之愛,給予孩子正確的愛的教育
作為班主任,應當利用自己與家長經常交流與溝通的便利條件,盡量多地向學生家長宣傳一些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引導家長徹底摒棄以往畸形的父母之愛。須知,過度的寵溺與愛護,反而不利于孩子獨立個性的成長與發展。家長只有有效“放手”,才能讓孩子在經歷磨難與挫折之后,學會感恩,才能逐步具備適應現代競爭社會的良好素質及綜合能力。這才是父母應當給予孩子的正常家庭教育。
以上僅是我個人站在班主任的角度,對現代初中學生家庭教育的粗淺認識與看法,旨在于為父母在家庭教育作用的更好發揮提供實質性的指導與幫助。不當之處,還望各教育同仁多多指正,以促進我教育事業的更好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賈麗湞.班主任對學生家庭教育進行指導的策略研究[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9(05).
[2]鐘斌.淺談班主任對青少年家庭教育力量的調適[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