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雪成
摘 要: 作者主要以文獻法為主要科學研究方法,并結合體育教學經驗,重點探討新課標后初中體育有效教學策略,提出為更好地應用初中體育教學策略,體育教師可以從以下四方面著手,分別是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轉變教學觀念;轉變傳統的評價模式;提高體育教師的自身素質等。
關鍵詞: 新課標 初中體育 有效教學
初中學生的生理條件與心理素質與小學時期相比均有較大發展,但與成人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初中學生對于體育鍛煉有獨特認識,開始逐漸認識到肌肉結實、身體強壯是男性應具有的真實美。新課改后,原有的體育教學理念與方法均出現一定變化,更強調教學的自由度,更重視學生體育興趣與習慣的培養,使得其與傳統體育教學之間存在一定差距,為更好地在新課標后進行體育教學,筆者結合自身對新課標的解讀和文獻觀點的積累,結合多年體育教學經驗,探討新課標下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策略問題。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傳統體育教學重視師道尊嚴,強調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按照教師意愿進行體育學習與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師與學生之間往往是教與被教的被動關系,很多體育教師選擇的體育教學內容,學生興趣并不濃厚,但迫于教師的威嚴敢怒不敢言,只能聽從教師的意愿繼續學習,在這一過程中便激化了師生矛盾,使得學生并非主動學習體育,體育學習效果受到一定影響。
新課標實施后強調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由原來的教師變為學生,教師變為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指導者與引導者,一切需遵從學生的興趣與意愿進行體育教學,這樣便弱化了師生之間因不同體育興趣而產生的矛盾。在現實體育教學中為更好地讓學生投身于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改變以往嚴師的形象,即使學生出現一些錯誤動作也應盡可能減少批評,讓學生更好地投身于體育學習。
二、轉變教學觀念
傳統體育教學由于受到三基教學理念的影響,很多中小學體育教師在現實體育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視學生體育課堂上體育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術的獲得,重視技術的規范性。為更好地讓學生掌握體育知識與技術,一些體育教師往往采用重教的體育教學方法,手把手地教授,每個動作均要示范,使得體育教學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體育教師進行技術講授和規范等。這樣學生獨自練習的時間和體會體育鍛煉的熱情就會降低,使得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有所降低。
新課標強調重視學生體育興趣與習慣的培養,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以教為主的教學方法,重視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習慣、探究精神,促使學生感知體育魅力、養成體育習慣,等等。為更好地貫徹與落實新課標精神,體育教師要轉變原有落后體育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體育教學模式,由重教的教學觀念逐漸轉變為重學的教學觀念。
三、轉變傳統的評價模式
傳統體育教學過程中,為更好地對學生一個學期的學習情況進行測評,往往采用終結式體育教學評價方法。終結式體育教學評價方法其主要特點是以學期末一次測評成績對學生整個學期的學習情況打分,說明學生整個學期的學習狀況,這樣的評價方式雖然簡單,但能說明一定的問題,也存在一定弊端,如過于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評價,忽視學生學習態度與進步度,打擊部分認真上課但身體素質先天較差的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體育鍛煉興趣與習慣的養成,發揮不了評價對于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等。
新課標實施后,倡導改變傳統的終結式評價模式,以發展式評價模式為主要評價手段,在評價內容方面改變以往過于注重學生身體素質與運動成績的評價內容,轉而注重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合作精神,倡導通過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身體素質,并通過進步度對學生進行打分。
四、提高體育教師的素質
傳統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在學校繳械體系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教給學生運動技術,增強學生體質。傳統體育教師培養體系中由于受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影響,多注重體育教師運動技術的培養,注重其身體素質的提高。在四年大學體育科班學習過程中術科的學習所占比重較大,普通文化知識的學習時間相對較少,一些教師的人文素質和文化知識往往相對欠佳。
新課標實施后,要求體育教師不但教授學生必要的運動知識,而且要達到育人成才的基本要求,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不但要貫穿運動知識的講授,還要教授健康知識和必要的衛生知識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形成正確的生活方式等。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革新教法,研究新的教學模式,進行必要的教育教學方面的科學實驗,探索符合本地區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推進學校體育校本課程的建設,讓更多民族民間體育走入中學課堂,豐富學生的鍛煉形式,更好地讓學生養成鍛煉習慣,服務于終身體育。
新課標的實施是一場顛覆性體育教育革命,與傳統體育教學存在較大差異,學校體育教師要緊抓時代潮流與趨勢,按照新課標的基本要求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更好地適應新時期中學體育教學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李平.高校思想體育新課程教學初探[J].考試:教研版,2007(1).
[2]王景分.談2001年《新課標》下高校體育教學[J].成功(教育),2011,0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