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多年來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對高中化學情境教學的策略與技巧作詳細說明和闡述,希望可以給廣大教學同仁在高中化學教學問題上提供一些有益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情境教學;問題情境;直觀情境;生活情境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施情境教學,可以將微觀的現象宏觀展現,有利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從而獲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下面,我就根據自身教學經驗,對高中化學情境創設策略淺談我的幾點建議。
一、精心設計課堂導入,創設問題式教學情境
古人云:“學貴質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笨梢?,疑問在學生探索知識、獲取知識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所以,我們應該利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向學生提出各種富有趣味性和啟發性的問題。我個人認為,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始——課堂導入環節,是向學生提出疑問的良好時機,因為它是課堂的起始環節,如果我們將這個環節設計得新穎有趣、豐富生動,就能為整節課的化學教學奠定良好基礎。所以,在高中化學課堂上,我們可在課堂導入環節為學生創設問題式教學情境,以做到吸引學生眼球,使學生整節課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比如,在學習必修一中《硫酸、硝酸和氨》有關“硝酸的化學性質”時,我給學生講述了某市硝酸泄漏事故的新聞事件,新聞大意為某工地現場騰起了帶有濃烈刺激性氣味的紅棕色濃煙,附近許多居民產生了不良反應,消防隊員在控制住毒氣以后,為了不使水泥地面受到腐蝕,緊急調來了沙子,壘起了小堤壩,然后又運來了石灰,險情得到了緩解。講述完之后,我給學生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紅棕色濃煙可能是什么物質?這種物質是如何產生的?能說明硝酸的什么性質?消防員在搶險過程中運來的石灰能起什么作用?體現了硝酸的什么性質?這樣,在課堂剛開始通過向學生講述新聞案件以及層層遞進的問題設計,激起了學生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動機。
二、引入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直觀式教學情境
如今,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的青睞和應用。它把文字、圖像、圖形、動畫、視頻等完美結合在一起,對于高中化學而言,可以將化學教材中難以用言語表達清楚和學生不易理解的化學概念和要點以生動形象的方式演示出來,具有很強的真實感和表現力。所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我們可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適時引入多媒體技術,以為學生創設直觀式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比如,在學習選修四中《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有關“鹽酸和醋酸的電離”“中和滴定”“鹽的PH測定實驗”等問題時,我們就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有關這些問題的Flash課件,這樣就能使學生以直觀逼真的方式了解這些問題的特點和本質,增強學生對這些化學知識點的感性認識。
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創設生活式教學情境
眾所周知,化學學科與我們的生活實際有著緊密的聯系,在
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處處都有涉及化學知識的生活現象和事物,
所以,在高中化學課堂上,我們可遵循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原則,為學生創設生活式教學情境,這樣既能使學生感受化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還能幫助學生結合生活現象來理解新知識。
比如,在學習必修一《氧化還原反應》這節內容時,我沒有上來直接給學生講解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各種概念和要點,而是對學生說:“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你們肯定見過這樣的現象,切開的蘋果放置一段時間,表面會變紅;泡好的綠茶久置后顏色會變深;鋁質器皿擦亮后顏色會變暗;銅質水管時間長了會長銅綠……那么,你們知道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嗎?”因為這些現象都來源于學生生活,學生感到既親切熟悉,又奧妙無窮,學習動力和動機因此源源不斷地產生了,從而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和探索中。
總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科特點和學生心理規律出發,創設出豐富多彩、新穎有趣的教學情境,從而使學生在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理解和獲取化學知識。
參考文獻:
張輝蓉,朱德全.走出教學情境創設的誤區[J].西南大學學報,2007(9).
作者簡介:賀紅,女,1982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和靜高級中學,研究方向:化學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