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師生關系是促進教學的有效方式,創造新型師生情感有利于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師生感情;認真對待;激發興趣;完善個性
新型的良好師生情感關系應該是建立在師生個性全面交往基礎上的情感關系。創造這種新型的師生情感關系,我認為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教師要理解學生。正確全面地理解學生是建立和發展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教師要避免帶有成見、偏見,或以“先入為主”“第一印象”等錯誤認知看待學生,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或學生的各種需求,教師應在了解的基礎上給予合理的解決和滿足,使師生各自的認知能彼此相容和認可。
二、教師要認真對待學生,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尤其是對于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多關心,相信他們,切實幫助他們。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好學生,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教育的作用。學生只有感到教師的愛,才會主動地、愉快地接受教育。但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寵愛、溺愛,而是愛中有嚴,嚴中見愛,嚴慈相濟。教師要以情感人,用恰當的語言、表情、動作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發展的潛力,愛護每一個學生的自尊,教師既應是學生的慈母,又應是學生的嚴師,還應是學生的摯友。
三、通過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改進教學活動,使教學活動充滿情趣和活力,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而且,教師應該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要,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四、完善個性,展現個人魅力。教師是學生最重要的師表,是學生直觀的、活生生的榜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思想品德、治學態度、行為習慣對學生起著直接的影響和熏陶作用。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青少年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教師要得到學生的愛戴,就得有內在的個人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個性,是自己擁有熱情、真誠、寬容、負責、幽默等優秀品質,這是優化師生關系的重要保證。
總之,課程改革需要建立在一種以師生個性全面交往為基礎的新型師生情感關系之上。為此,教師必須全身心的真情投入,在完善教學活動和完善個性兩個方面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劉曉元.如何在課堂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J].新課程,2014(3):77.
作者簡介:李承林,男,1968年10月,大專,就職于青海西寧市湟源縣教育局教研室,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