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
【摘 要】數學是一門對學生思維水平要求比較高的科目,思維運轉成效高的學生往往不費什么功夫就可以輕松掌握這門知識。同理,思維水平占據優勢的數學教師實現高效課堂的幾率也是相對更高的。但是,思維水平并不是唯一的條件,教師要想真正長久地提升教學的效率,還需要注意很多其他方面的內容。
【關鍵詞】數學課堂 高效運行 課前溝通 課后輔導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9.007
深入分析日常教學的經驗,教師不難發現,思維水平更具優勢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如魚得水、事半功倍;而思維水平欠佳的學生則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費時費力、吃力不太好。因此,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一直以來都是數學教師教學的重點。同理,一名數學教師要想保證課堂高效的運行,就必須具備很好的思維水平和邏輯能力。然而,單單具備了較強的思維水平并不能保證課堂高效的長久實現。用教師數學課程的專業術語而言,思維水平是課堂高效運行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教師還需要努力提升其他方面的教學藝術,尤其是課堂溝通、課后輔導、導課環節以及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等方面的內容。
一、課前溝通要到位
(一)課前溝通是提升師生默契度的前提
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的維系依賴溝通,教師與學生課堂上默契度的提升也有賴于溝通。教學實踐證明,教師與學生課前的溝通越是到位,教師課堂教學的整體進度就越是流暢,教師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的可能性就越高。換言之,教師的教學針對性更強一些。總之,課前溝通是提升師生默契度的前提。
(二)課前溝通是教師明確教學重點的前提
課堂上的主要活動、活動的先后順序以及那些內容是重點等等,一般情況下都是由教師所決定。盡管教師在講解數學知識方面更加有經驗,但是面對不同程度和不同需要的學生,教師還是需要作出細微的調整,而教師調整的依據主要來自于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有時,教師根據教學經驗圈出的重點難點內容,也許并不是學生的薄弱環節,學生不需要在這些知識點上花費過多的時間。因此,課前與學生進行到位的溝通是教師明確教學重點的前提。
(三)課前溝通要全面、到位和深入
教師在這里強調的課前溝通并不是形式上的溝通、或者說簡單的溝通,而是教師與學生深層次的、全面的、到位的溝通。如果教師每一次都只是將課前的溝通作為一種形式、當成一個任務,那么不僅不能取得好的溝通效果的,學生也會對這種形式感到厭倦和反感。教師不僅需要針對數學知識與學生進行溝通,還要在教學藝術上積極詢問和采納學生的意見。例如:開展數學競賽是激發學生興趣的課堂活動之一,但是在與學生的溝通中,我發現,學生其實并不是非常喜歡這一活動,于是我就及時調整了教學計劃、組織學生進行其他類型的活動。總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前溝通越是到位、深入和全面,教師教學的針對性就越強、學生的課堂適應度就越高,相應地,教師的課堂高效運行的夢想就越容易成真。
二、課后輔導要用心
(一)課后輔導是溫習知識的關鍵環節
大多數的數學教師之所以非常重視課后輔導這一環節,是因為這一環節是學生溫習和真正掌握知識的關鍵環節。科學研究顯示,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很強,但是學生短時間內的遺忘也是比較嚴重。有的學生通過課堂上的學習,只能掌握知識的一部分,而對于知識全面的掌握還需要進一步的練習和溫習。圣人有云:“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作為學生的數學教師,教師必須在課后輔導這一環節足夠用心,盡最大的可能幫助學生全面地、扎實地掌握知識。
(二)課后輔導要用心、耐心和細心
幾乎每一名數學教師都會在課下對學生進行學習上的輔導,但是每一名教師取得的輔導效果卻不盡相同。有的教師輔導到位,學生一點即通;有的教師輔導的方法不科學,不僅未能點透學生的疑惑,還浪費了學生的學習時間。我認為,教師要想真正實現最好的課后輔導的效果,就必須堅持“三個心”原則,即用心、耐心和細心。用心指的是教師在輔導學生時因材施教,根據不學生生的個性特點采取不同的輔導方法。耐心指的是教師要堅持誨人不倦,在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避免出現急躁、不耐煩的情況,以避免給學生不好的學習感受。細心指的是教師應該主動給學生輔導。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發現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有的學生即使有不會的問題也不敢問教師。這時,教師要細心觀察有需要的學生,主動給學生進行輔導和幫助。
三、導課環節要精彩
(一)導課環節是吸引學生眼球的“第一戰”
導課環節是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節,用著名教師魏書生的話語,導課環節就是教師吸引學生眼球的“第一戰”。打好“第一戰”毫無疑問對整個課堂的高效運行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重視提升自身導入課程的相關藝術。
(二)導課環節要精悍、精彩
什么樣的導課才是成功的呢?不同的數學教師有不同的答案,我認為,短小精悍的、精彩的導課才是真正有魅力的。一方面,導課畢竟不是正課,如果教師花在導課上的時間過多,勢必影響正課的進行和知識點傳授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導課是教師抓住學生眼球的關鍵環節,因此,這一環節畢竟精彩。只有精彩,才能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和學習的積極性;只有精彩,才能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
四、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是關鍵
(一)有助于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實踐經驗充分證明,當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尊重時,學生迸發出來的學習積極性是很高的。學生的這種學習積極性不僅體現在更強的求知欲上,更展示為旺盛的、陽光的學習狀態。因此,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是非常關鍵的。
(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數學教師在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過程中勢必給學生更多自由的學習空間,這些自由的空間完全由學生自己去把握和掌控,因而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考驗或者說提升的過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了,學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學習節奏和學習進度,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主體地位實現的美好。
(三)將這一理念滲透在課堂的每一個細節
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早已是很多教師教學時的共識,但是,并不是每一個教師都可以在踐行這一理念的過程中真正履行自己的諾言。有的教師只是說說而已,并不真正在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更多成長的自由和空間;有的教師則只是在教學的某個環節履行這一理念,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并不完整。
我認為,教師要想真正在履行這一理念時取得最佳的效果,就需要將這一理念真正滲透在課堂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只有將這一理念作為貫穿教師教學始終的原則,教師才可以真正滿足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保證課堂的高效運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