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偉+格日勒+張皓
摘 要:根據我校能源化工專業及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分析化學實驗課的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提高分析化學實驗課教學質量的方法,重點強調分析化學實驗教學要圍繞專業應用能力,推進實踐教學一體化、層次化、模塊化和綜合化改革,建立分析化學實驗課的教學體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重視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建立一套合理的實驗教學評價體系,進而提高學生在分析化學方面的綜合能力和技能。
關鍵詞:教學設計;教學手段;考核制度
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是銀川能源學院能源化工類專業及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學生的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之一,它既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又需要與分析化學理論課密切配合,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實際動手能力起著重要作用。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的重理論輕實驗思想觀念的影響,實驗教學一直處于教學體系中的弱勢地位。盡管我校能源化工專業及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有許多實踐性課程,但由于受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創新氛圍不濃,“知識傳授型”固有教育觀念的束縛,使得我們在實踐環節、實踐時段和實踐內容等設計方面,與生產實際脫節,或者缺少啟發性和創新性。仔細分析化學實驗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效果以及企業界對我們培養學生的反饋意見都可以發現實踐教學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對多年來分析化學的實踐教學情況進行了認真細致的總結。
一、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教學存在的不足
1.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教育不足
目前我校能源化工類專業及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開設的理論課程涵蓋各類分析理論知識,所開設的實驗項目基本包括分析化學實驗、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物理化學及實驗、食品分析實驗、藥品分析實驗、油品分析實驗及水處理實驗、認識實習、金工實訓和頂崗實習等豐富的實踐項目??墒窃诓捎谩皩捒趶健苯逃J降耐瑫r,由于在制定培養方案時未充分考慮科學性和系統性,就課程而課程,而不是據專業特點來設置各課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與實踐環節的銜接問題,致使專業學習體系性不足,教學目標不明確,重點不突出,結果學生雖然學了很多課程,卻沒能真正掌握綜合運用這些知識的技能。因此,應系統地培養相應門類的應用型人才,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目標,滿足企業的需要。
2.專業基礎知識教學與實踐教學各成體系,缺乏綜合化和相互融合
前期設置的課程大多為基礎課,教學過程中偏重對知識的傳授,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訓練方式僵化,即使設置了實驗課時,但未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最終導致學生一是感覺基礎理論知識抽象,
理解和掌握困難,二是不知所學理論知識如何應用于生產實踐。
這種專業基礎知識教學與實踐教學的不融合,最終導致學生專業理論知識應用于生產實踐的能力薄弱,難以培養學生在復雜分析檢驗工作中發現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3.實踐教學所占比重偏低,存在著實踐教學附屬于理論教學的現象
分析化學教學體系是以理論教學為主線,實驗教學只是從屬于理論教學,其作用往往只是簡單地驗證理論的正確性。實踐教學環節中被動接受的多,自學環節少,獨立設計少,缺乏實驗分析,口頭和書面表達訓練少,缺乏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4.實驗教學考核標準與制度不完善
實驗教學考核標準與制度對引導學生重視實驗教學,正確處理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和素質的關系有很強的導向作用。但目前,對實踐教學的管理和考核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能源化工類專業及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分析化學實驗教學還沒有一套能體現實驗教學特點、科學反映實驗教學水平和學生實踐能力與素質的評估指標體系和方法。
二、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三年來,我們在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教學中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工作,根據能源化工類專業及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要求,制定了實驗教學大綱,更新了分析化學實驗的教學內容,建立了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和注重實踐能力的考核管理體制,使分析化學實驗的教學水平和效果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此基礎上構建了能源化工類專業及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教學體系。
建立分析化學實驗教學體系是改革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水平的根本策略。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教學體系必須貫徹三個原則:一是“符合性”原則,即符合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需要;二是“整體性”原則,要體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整體功能;三是“有序性”原則,要把不同層次的實踐教學環節連接成一個整體,實現實踐教學由低層次結構向高層次結構的轉變,最終保證實踐教學培養目標的實現。
1.制訂合理的分析化學實驗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為原則,注重實踐,強化技能,培養學生有寬厚、扎實的基本實驗技能,通過分析化學實驗技能的嚴格訓練,使學生正確掌握定量分析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建立“量”的概念、“相對誤差”的概念和“有效數字”的概念,在實驗中所有測量數據都要隨時記在專用的記錄本上,不得記在其他地方,不得隨意涂改。對于常量分析中的典型實驗、平行實驗,數據之間的相對誤差一般就在1%以內;實驗結果的相對誤差應不超過2%,并將這些改革貫穿到了整個實驗教學當中。
2.具有創新內容和教學計劃
設立縱向聯系的實驗課程,形成縱橫交叉的網狀實驗課體系,實現專業實驗課程之間的縱向聯系和貫通,使實驗教學內容體現系統性和全面性,在實驗項目安排上,強調基礎操作實驗。我們將分析化學基本操作分解為三個模塊:第一模塊:加強基礎操作訓練,分為電子天平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移液管的使用、滴定管的使用四個方面訓練,著重強調規范操作,每一個項目結束后,老師對每個學生逐一進行考核。第二模塊:對于驗證性實驗,強調實驗條件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體會到實驗條件對完成整個實驗的重要性。第三模塊:設計性實驗,學生經過前面兩個模塊的嚴格操作訓練,對完成一項實驗有了一定的認識,這一模塊內容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專業學科方向選題,設計相關的實驗項目,也可由教師選定實驗項目,初步給出實驗方案,學生在此基礎上細化實驗方案和操作步驟,這兩種方案最后的成績評定有區別,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增加難度系數分值,因此,根據實驗教學內容,編寫了《分析化學實驗》指導書,內容涵蓋了三個教學模塊的實驗項目內容。實驗教學內容的改變,遵循了走實用型、創新人才的道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加強了基礎操作訓練,突出創新的教學目標,經過兩年多的實施,學生受益人數達到上千人。大多數學生認為實驗與他們的專業相結合,能加深他們對化學實驗在自己專業中作用的認識,學生覺得最感興趣、最有收獲的是綜合實驗,達到了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目標,
學生走向社會后受到了企業的認可。
3.改進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在重視教學內容更新與改變的同時,應重視實驗教學方式研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對于計劃內實驗教學,嚴格規范所有的實驗內容,包括撰寫預習報告、對預習報告的檢查,并強調沒有預習報告不允許進行實驗。其目的在于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能做到帶著問題做實驗。同時加強實驗過程中操作規范性和數據完整性的訓練。第二,所有上同一門課程的實驗老師,統一提前做預實驗,要求統一規范講解、統一規范操作、統一實驗數據,目的是通過教師預實驗最終達到考核學生實驗數據的準確性,這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感受到了新穎的教學方式,提高上實驗課的興趣,而不僅僅是疲于應付。第三,根據最后學生的實驗數據,幫助學生分析此次實驗數據的準確度和精密度,逐步樹立“量的概念”及“精”“準”的要求,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改變學生只會被動接受實驗的局面,提高學生做實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4.改進和完善實驗課考核制度
強調實驗課預習的重要性,加強實驗操作的考核力度,本著以理論為基礎、強化實驗教學的手段,使學生通過一系列的理論及專業課程的學習與實踐,真正掌握相關的實驗技能,實現目標的培養。將分析化學實驗課考核分為三部分:平時成績、期末實操成績、期末理論成績,同時制定各部分考核內容和評分細則。 以上考核方法的設計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提高和工程素質、科學素質等綜合素質的培養,強化了實驗教學的地位,將更加適應新的教學理念,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相輔相成,共同促進。以考促教,以考促學,對教師教學的質量和學生學習的效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將更加重視授課方法和授課效果,避免教學過程的單一化、隨意化和成績評定采分點過于簡單、評分不合理的情況,考核的科學性增強,提高了教師授課質量和考核水平。對學生而言,實驗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由被動式學習轉向主動式學習,基本操作技能大幅度提高,學習效果得到改善,提高了實驗教學效率。
在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以上的教學環節的改進,轉變了學生以往上實驗課的態度,規范了基本操作,對實驗結果準確度和精密度的認識逐年提高,教學效果得到了完善,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自身基本操作技能參差不齊,教學管理、儀器設備、實驗室管理等也存在問題,這些還有待于做進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基金項目:寧夏高等學校自治區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013-
ZYS162);銀川能源學院教育教學質量工程資助項目。
參考文獻:
[1]劉艷,徐嬪.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實踐與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8(1):67-69.
[2]俞汝勤,梁逸曾.分析化學教學的發展[J].大學化學,2000,15(1):1-4.
[3]鄒小勇,馬志玲,黃濱,等.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大學化學,2006,21(4):30-32.
[4]曾秀瓊,何巧紅,趙華絨,等.大學化學基礎實驗(G)課程的調查分析[J].大學化學,2007,22(5):8-10.
[5]楊曉芬.分析化學實驗考核制度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陰山學刊,2010(3):103.
[6]甘春芳,馬建強.淺談分析化學實驗考核
改革與實踐[J].廣州化工,2012(6):152.
[7]周亞民,葉領云.強化分析化學實驗考核 規范分析化學實驗教學[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07(2):104.
[8]郁兆蓮,楊卓,吉蘇寧.綜合評定分析化學實驗成績方法探討[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2):11.
[9]蘇彥文,張鳳英,蘇彥斌.高?;瘜W實驗室安全分析及對策[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2,29(10):94-96.
[10]景偉丈,楊再磊,杜光明.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進與實踐[J].廣東化工,2011,216(38):225.
作者簡介:亓偉(1963—),女,高級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為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教學及藥品、食品分析。
格日勒(1971—),女,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分析化學及實驗課程研究、天然產物分離與分析。
學生走向社會后受到了企業的認可。
3.改進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在重視教學內容更新與改變的同時,應重視實驗教學方式研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對于計劃內實驗教學,嚴格規范所有的實驗內容,包括撰寫預習報告、對預習報告的檢查,并強調沒有預習報告不允許進行實驗。其目的在于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能做到帶著問題做實驗。同時加強實驗過程中操作規范性和數據完整性的訓練。第二,所有上同一門課程的實驗老師,統一提前做預實驗,要求統一規范講解、統一規范操作、統一實驗數據,目的是通過教師預實驗最終達到考核學生實驗數據的準確性,這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感受到了新穎的教學方式,提高上實驗課的興趣,而不僅僅是疲于應付。第三,根據最后學生的實驗數據,幫助學生分析此次實驗數據的準確度和精密度,逐步樹立“量的概念”及“精”“準”的要求,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改變學生只會被動接受實驗的局面,提高學生做實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4.改進和完善實驗課考核制度
強調實驗課預習的重要性,加強實驗操作的考核力度,本著以理論為基礎、強化實驗教學的手段,使學生通過一系列的理論及專業課程的學習與實踐,真正掌握相關的實驗技能,實現目標的培養。將分析化學實驗課考核分為三部分:平時成績、期末實操成績、期末理論成績,同時制定各部分考核內容和評分細則。 以上考核方法的設計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提高和工程素質、科學素質等綜合素質的培養,強化了實驗教學的地位,將更加適應新的教學理念,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相輔相成,共同促進。以考促教,以考促學,對教師教學的質量和學生學習的效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將更加重視授課方法和授課效果,避免教學過程的單一化、隨意化和成績評定采分點過于簡單、評分不合理的情況,考核的科學性增強,提高了教師授課質量和考核水平。對學生而言,實驗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由被動式學習轉向主動式學習,基本操作技能大幅度提高,學習效果得到改善,提高了實驗教學效率。
在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以上的教學環節的改進,轉變了學生以往上實驗課的態度,規范了基本操作,對實驗結果準確度和精密度的認識逐年提高,教學效果得到了完善,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自身基本操作技能參差不齊,教學管理、儀器設備、實驗室管理等也存在問題,這些還有待于做進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基金項目:寧夏高等學校自治區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013-
ZYS162);銀川能源學院教育教學質量工程資助項目。
參考文獻:
[1]劉艷,徐嬪.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實踐與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8(1):67-69.
[2]俞汝勤,梁逸曾.分析化學教學的發展[J].大學化學,2000,15(1):1-4.
[3]鄒小勇,馬志玲,黃濱,等.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大學化學,2006,21(4):30-32.
[4]曾秀瓊,何巧紅,趙華絨,等.大學化學基礎實驗(G)課程的調查分析[J].大學化學,2007,22(5):8-10.
[5]楊曉芬.分析化學實驗考核制度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陰山學刊,2010(3):103.
[6]甘春芳,馬建強.淺談分析化學實驗考核
改革與實踐[J].廣州化工,2012(6):152.
[7]周亞民,葉領云.強化分析化學實驗考核 規范分析化學實驗教學[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07(2):104.
[8]郁兆蓮,楊卓,吉蘇寧.綜合評定分析化學實驗成績方法探討[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2):11.
[9]蘇彥文,張鳳英,蘇彥斌.高校化學實驗室安全分析及對策[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2,29(10):94-96.
[10]景偉丈,楊再磊,杜光明.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進與實踐[J].廣東化工,2011,216(38):225.
作者簡介:亓偉(1963—),女,高級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為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教學及藥品、食品分析。
格日勒(1971—),女,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分析化學及實驗課程研究、天然產物分離與分析。
學生走向社會后受到了企業的認可。
3.改進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在重視教學內容更新與改變的同時,應重視實驗教學方式研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對于計劃內實驗教學,嚴格規范所有的實驗內容,包括撰寫預習報告、對預習報告的檢查,并強調沒有預習報告不允許進行實驗。其目的在于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能做到帶著問題做實驗。同時加強實驗過程中操作規范性和數據完整性的訓練。第二,所有上同一門課程的實驗老師,統一提前做預實驗,要求統一規范講解、統一規范操作、統一實驗數據,目的是通過教師預實驗最終達到考核學生實驗數據的準確性,這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感受到了新穎的教學方式,提高上實驗課的興趣,而不僅僅是疲于應付。第三,根據最后學生的實驗數據,幫助學生分析此次實驗數據的準確度和精密度,逐步樹立“量的概念”及“精”“準”的要求,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改變學生只會被動接受實驗的局面,提高學生做實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4.改進和完善實驗課考核制度
強調實驗課預習的重要性,加強實驗操作的考核力度,本著以理論為基礎、強化實驗教學的手段,使學生通過一系列的理論及專業課程的學習與實踐,真正掌握相關的實驗技能,實現目標的培養。將分析化學實驗課考核分為三部分:平時成績、期末實操成績、期末理論成績,同時制定各部分考核內容和評分細則。 以上考核方法的設計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提高和工程素質、科學素質等綜合素質的培養,強化了實驗教學的地位,將更加適應新的教學理念,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相輔相成,共同促進。以考促教,以考促學,對教師教學的質量和學生學習的效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將更加重視授課方法和授課效果,避免教學過程的單一化、隨意化和成績評定采分點過于簡單、評分不合理的情況,考核的科學性增強,提高了教師授課質量和考核水平。對學生而言,實驗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由被動式學習轉向主動式學習,基本操作技能大幅度提高,學習效果得到改善,提高了實驗教學效率。
在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以上的教學環節的改進,轉變了學生以往上實驗課的態度,規范了基本操作,對實驗結果準確度和精密度的認識逐年提高,教學效果得到了完善,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自身基本操作技能參差不齊,教學管理、儀器設備、實驗室管理等也存在問題,這些還有待于做進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基金項目:寧夏高等學校自治區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013-
ZYS162);銀川能源學院教育教學質量工程資助項目。
參考文獻:
[1]劉艷,徐嬪.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實踐與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8(1):67-69.
[2]俞汝勤,梁逸曾.分析化學教學的發展[J].大學化學,2000,15(1):1-4.
[3]鄒小勇,馬志玲,黃濱,等.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大學化學,2006,21(4):30-32.
[4]曾秀瓊,何巧紅,趙華絨,等.大學化學基礎實驗(G)課程的調查分析[J].大學化學,2007,22(5):8-10.
[5]楊曉芬.分析化學實驗考核制度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陰山學刊,2010(3):103.
[6]甘春芳,馬建強.淺談分析化學實驗考核
改革與實踐[J].廣州化工,2012(6):152.
[7]周亞民,葉領云.強化分析化學實驗考核 規范分析化學實驗教學[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07(2):104.
[8]郁兆蓮,楊卓,吉蘇寧.綜合評定分析化學實驗成績方法探討[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2):11.
[9]蘇彥文,張鳳英,蘇彥斌.高校化學實驗室安全分析及對策[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2,29(10):94-96.
[10]景偉丈,楊再磊,杜光明.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進與實踐[J].廣東化工,2011,216(38):225.
作者簡介:亓偉(1963—),女,高級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為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教學及藥品、食品分析。
格日勒(1971—),女,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分析化學及實驗課程研究、天然產物分離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