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構建高效的地理課堂,須從諸多方面去努力,包括塑造有學科性、系統性、深刻性、簡約性、趣味性等多種特性集于一體的地理課堂,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進而提高學生的地理成績。
關鍵詞: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實踐
長期以來,很多高中生反映地理比較難學,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理課堂沉悶枯燥,學生聽課的積極性不高,導致聽課效率低下。下面結合筆者的教學經歷,就“如何構建高效的地理課堂”這個問題談幾點看法。
一、塑造有“學科性”的地理課堂
地理學科具有“區域性”和“綜合性”兩大特性,在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體現這兩大特性的課堂才能稱得上是高效的。地理教師應教會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地觀,引導他們用地理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分析一些地理問題背后的人為原因,進而探索解決這些問題的可持續發展措施。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教學語言”,是高中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與眾不同的地方,地圖是很多地理信息的載體,這些信息有顯性的,也有隱性的,縱觀多年來的高考題,地圖在地理試題里的分量比重是很高的,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學生看圖、讀圖、析圖和截圖能力的培養。
二、構造有“系統性”的地理課堂
要想有足夠扎實的地理知識,就必須要構建“系統條理”的知識結構體系。高中地理知識點繁多復雜,知識點比較零碎,學生不知道某個知識塊內部或者各個知識塊之間的聯系,導致做題時毫無頭緒。導致學生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們缺乏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因此,地理教師應該認真研讀課標,加強思考,充分備課,在每一節課講完后先幫學生梳理好本節課的小知識點,引導他們弄清楚各個小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在每一章講完后再幫學生梳理好本章各節之間的內部聯系;在每本書講完后再幫學生梳理好整本書內部各章之間的關系;在所有的地理必修書籍、選修書籍和區域地理書籍全部講完之后,再幫助學生梳理每本書之間的關系,從而引導學生從低層次到高層次逐級構建科學的知識網絡。
三、打造有“深刻性”的地理課堂
高考命題“以能力立意”,因此地理課堂的內涵必須是深刻的,能夠體現高考要求的。對地理學科可言,學生要想取得高分必須有較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聽說讀寫等手段來培養其較強的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歸納、演繹等思維能力。在復習初中區域地理時,教師千萬不能采用八股文式的教學方法去羅列各個分區和國家的一些地理事象,探討各分區地理問題時不能過于簡單膚淺,而要用“高中系統地理的眼光來看待初中區域地理問題”,要把初中與高中系統地理的原理結合起來。此外,縱觀多年來的高考題,可以發現哲學思維在分析各種地理問題時大有用武之地,因此教師在講解每個知識點時,都要盡量引導學生用系統的、聯系的、發展的觀點來看待各種地理事象,辯證地分析造成各種問題的原因,合理探索地理事象的演變規律和趨勢。只有這樣,學生在做題時才能富有“洞察力”,從而科學高效地答題。
四、煉造有“簡約性”的地理課堂
高效的地理課堂還必須是“簡約”的。如今的中學地理課堂,有些老師一味追求“大而全”,課堂容量龐大,學生疲于應付。可見,“簡約”的地理課堂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要練就出一節“簡約”的地理課,就要做到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教學內容的簡約,要做到這三個簡約,教師一定要認真研讀《考試說明》和地理教材,明確其對學生所提出的各項知識和能力要求,引導學生認真辨析各個概念,深刻理解各種原理,把“概念教學”和“原理教學”貫穿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講解要力求做到“深入淺出、言簡意賅,一針見血、切中要害”。切忌“一言堂”“獨角戲”,要科學合理地利用好每一分鐘,多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課堂在“多提問,多探究,多合作”中完成,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性”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真正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五、營造有“趣味性”的地理課堂
高中階段的地理課堂內容繁多,學生學起來感覺比較吃力,如果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講解沉悶乏味,那么就會進一步降低學生學習地理的意愿和動力,因此在教學中不斷營造富有“趣味性”的地理課堂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要明確每堂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合理的教學環節,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真正在地理課堂上做到動眼、動耳、動手、動腦、動口等“五動俱全”。其次教師的語言要力求形象生動,列舉的例子要生活化,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上網搜集各種地理素材,包括文字素材、圖片素材、視頻素材和故事素材等,經過篩選、加工與整合,做好每一個地理課件,精心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環節,讓整堂地理課“妙趣橫生”,讓學生“流連忘返”。
總之,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全心全意地去備課,始終以打造一節富有“學科性”“系統性”“深刻性”“簡約性”和“趣味性”的高效課堂為目標,通過不斷地探索和努力,讓學生的聽課意愿日漸增強,讓課堂教學效率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韋毅.高中地理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教育科學,2012(6).
作者簡介:李偉東,男,1982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職于福建省安溪藍溪中學,主要研究中學地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