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數學是高中時期最重要的學科之一。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高中數學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由此不斷擴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邏輯思維更加清晰。除此之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既符合新時期下的教學要求,還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自我發展。從創新思維的重要性入手,就如何正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進行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創新思維;高中數學;培養方法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創新思維能力的認識有所
提高。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視為教學的重點。
一、創新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地位
讓高中生學好數學的法寶,首先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當然還要讓學生學會將數學與實踐相結合,因為高中數學內容復雜難懂,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盡力不要讓數學平面化,因為這樣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心理壓力,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生活。所以,教學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授課中發散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在多角度思考過程中提高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從而讓數
學變得更為親近化,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欣然接受數學,并對其產生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為以后更深層次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養成不斷創新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
二、如何正確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教育事業的關注也越來越高,為了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我國高中數學的教育也面臨著改革。除此之外,學校對授課教師的教學素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用先進的授課觀念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思維能力。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創新思維,才能更好地學習高中數學知識,不斷地拓展學習思維,自主擴展學習數學的知識面,提高學習數學的熱情和信心。
1.讓學生在一個比較自由的氛圍中學習。所謂“自由”是指學習思考自由。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會擺脫教師所給的束縛,即“框架”。傳統的授課方式往往是一些灌輸的方式,這樣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反而極其不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所以,高中數學教師一定要學會采用新課改方案下的教育教學模式,在授課時,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要尊重學生的意見,與學生共同探討數學新知識。除此之外,授課教師要多鼓勵學生,不要急于否定學生的任何回答和想法,不要讓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信心,適當給學生一些鼓舞人心的評價,即使學生做錯了,教師也要表揚該學生大膽創新的精神,選擇一種合適的方式糾正錯誤。這樣一來,會使學生從教師的關懷下受到鼓勵,從而將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在學習數學學習能力之中,有利于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綜
合培養。
2.讓學生將數學簡單化,學會聯系實際,這樣一來,學生會更容易喜歡上數學,與數學保持親密的關系。教學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結合一些例子,以吸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例如,高中數學教師在講授“點斜式直線方程”這一知識點的時候,要學會采用和諧的教學語氣來講解。y-y1=k(x-x1),在講解該方程式的時候,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比如,想要問學生方程式的組合元素時,可以用“該方程式是由哪些家庭成員組成的”來替換,或者用提問題的方式,“該方程的點斜式是什么”等,這樣一來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問題更加具有開放性,使學生更加愿意投入到思考的過程中。
3.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提問,只有在提問的過程中,才能不斷發現新的問題、新的思路,當然不要只局限于教師講的答案,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讓學生大膽去想問題,當學生碰到新問題而不能解決的時候,數學教師不要急于告訴學生答案,可以一點一點地引導學生,使學生能夠從困境中走出來,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學會如何處理難題,這樣的教學能使學生更加投入學習的過程中,使思維更加靈敏,具有自主創新思維能力,從而提高高中生的學習能力。
4.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互動。互動是提高學習能力、培養創新思維的一種有效的方式。互動可以分為教師與學生互動,學生與學生互動。比如,在學習“圓與圓位置關系”的時候,教師出一道題目,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因為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會接觸到組內學生的不同觀念。當教師將d>R+r時,兩圓外離,有四條公切線的關系講給學生聽之后,經過小組討論,學生就會自主地把當d=R+r;R-r 綜上所述,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僅對學好一門科目有重要 的作用,同時對學生的學習和工作都有莫大的幫助,只有教師巧用教學方法和思維,才能從多角度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周麗.高中數學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學苑教育,2011(15). [2]王志蘭.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培養學生創造能力[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3). 作者簡介:張娜,女,1980年1月出生,本科,就職于遼寧省鞍山市樂群高中,研究方向: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