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朝陽
摘 要:湘南地區縣域經濟發展中,第三產業發展有利于促進第一、二產業發展,有利于縣域經濟騰飛。湘南地區擁有發展第三產業的眾多優勢,經過努力,第三產業有了進步。對湘南地區縣域經濟中第三產業現狀進行分析,將有利于產業自身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湘南地區;縣域經濟;第三產業;發展條件;現狀
一、湘南地區縣域經濟中第三產業發展條件
(一)區位優勢明顯,交通網絡日益完善,服務輸出方便。區位優越,緊鄰珠三角城市群,與港澳、東盟自由貿易區最直接的對接,是中國“一帶一部”優勢最為顯著的地區。交通發達,衡陽是全國重要綜合交通樞紐,湘南南接珠三角城市群,東南達福建海西城市帶,西通東盟自由貿易區,北連武漢都市圈,是沿海經濟向內陸輻射的第一接納區域,京廣鐵路、洛湛鐵路、京廣高鐵、湘桂高鐵、安張衡鐵路,京港澳、二廣、潭衡高速公路、衡武高速公路、南岳高速、衡桂高速公路、婁衡高速公路、道賀高速、炎汝高速,106、107、207國道等南北交通干線。南岳機場已建好,將成為湘南地區溝通省內外的便捷通道。優越的區位優勢與完備的基礎設施,不僅為湘南地區縣域的物流運輸、商貿流通業、旅游業等行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發展前景,更為重要的是,為湘南地區縣域第三產業的對外輸出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礦產資源豐富,有利于生產服務業發展。資源稟賦深厚。坐擁豐富的有色金屬和非金屬礦,衡陽的鈉長石儲量居亞洲之首、硼砂為華南獨有、巖鹽居華南之冠,郴州的鎢、鉍、微晶石墨、螢石儲量居全國之首,永州的稀土、錳與水能儲量分別居全省第一、第二、第三位。一般來說,礦產品體積大、重量高,而且外銷量居多時,對外銷售必須以物流業大發展為前提,交通運輸、倉儲、物流配送等行業將呈持續發展之勢;礦產資源的勘探、礦井設計、礦產開采加工,對科研技術產生大量需求;礦產業快速成長,帶動商務服務的發展。
(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市化進程加快,可支撐高層次生活服務業發展。近年來,湘南地區縣域居民收入水平快速提升。2012年,湘南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同比增長12.
7%。工資性收入同比增長13.2%,占家庭總收入的12. 5%,拉動總收入同比增長9. 8%,拉動作用明顯。2012年,湘南地區縣域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增長15%。受食品價格上漲影響,食品消費支出增長較快,人均食品支出達同比增長15. 2%,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28. 2%。此外,八大項消費支出中,衣著、醫療保健、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和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消費需求增加,生活品質穩步提升。
(四)土地資源相對充裕,可支撐用地量相對較大的第三產業項目發展。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土地資源稀缺己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相比而言,湘南地區縣域的土地資源較充裕,具有良好的后發優勢。在產業選擇上,為發展某些占地量大、車流量大、人流量大的第三產業。
(五)本地和周邊地區旅游資源豐富,有利于一衡陽為中心綜合發展服務消費鏈。湘南地區旅游資源豐富,名勝古跡眾多,民風質樸,風味飲食別具特色。衡陽的旅游資源很豐富,基本以南岳衡山風景名勝區為核心,其他風景名勝成眾星捧月之勢環列干周境。郴州的旅游資源也十分豐富,宜章的莽山、資興的東江湖都是值得大力開發的旅游資源。永州最知名的是她的歷史文化資源和生態旅游資源。在永州,自然的、歷史的、文學的風景名勝俯拾皆是,2700多處“遺產”遍布蒼梧之野。衡陽作為湘南地區中心城市,不僅是游客駐足游覽的勝地,更是周邊地區游客的過境入住地,從而有力地推動交通、住宿、餐飲、娛樂、會展等旅游消費鏈的完善和發展。
(六)主題產業優勢的發展將帶來強大的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需求。衡陽的工業基礎十分雄厚。2012年工業產值據湖南省前列,規模工業對財政的貢獻率達43%。全市工業門類多達15個,輸變電設備制造、化工、機械制造、冶金、軍工等產業實力雄厚,不少產品和技術水平都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特別是一批制造企業、醫藥企業,產品或已進入國家產品目錄,或已獲得國家批準文號。郴州的工業發展迅速。2012年底全市三產業結構由2009年的27.3:38.2:34.5調整為16.2:43.3:40.5,形成了以新型工業化為主體的產業發展新格局。現在郴州電子信息業、能源、有色金屬、醫藥食品、新型建材、機械化工等六大支柱產業已初具雛形。郴州正在崛起成為湖南乃至全國最具影響、最具規模的電子信息產品加工重鎮。永州正成為湖南工業格局中一支重要的后起力量。“十一五”期間永州市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規模工業總產值、規模工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
14.9%、14.6%、17.8%和18.2%。2012年全市工業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伏到60%以上,比2009年提高了9個百分點。永州還立志打造泛珠三角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逐漸成為泛珠三角農副產品供應基地,正在經歷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的轉變。
湘南地區三市縣域,隨著這些產業的發展,城鎮規模逐漸擴展,人口逐漸進入城鎮,人氣將不斷集聚,從而形成強大的服務需求,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
(七)政府高度重視第三產業發展,第三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好。近年來國家、省、市政府先后出臺一系列政策,為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十七大后,長株潭城市群被國家確定為“兩型社會”試驗區并被賦予先行先試的政策創新特權 ,這一重大戰略的實施,也給湘南地區第三產業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2007年3月國務院出臺《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07)7號),提出“到2010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3個百分點;到2020年,基本實現經濟結構向以服務經濟為主的轉變,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垂超過50%”,也為湘南地區服務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湖南省和湘南地區三市也將發展第三產業納入地區發展規劃,在市場準入、稅費、就業、價格、土地等方面加大了對服務業發展的支持力度。endprint
二、湘南地區縣域經濟中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一)衡陽地區縣域經濟中第三產業發展。(1)第三產業保持快速穩定發展。近年來,衡陽地區以“項目建設”為主要抓手,以新型工業化為主攻方向,大力推進“一化三基”、“四化兩型”,整個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全面和超額完成,成為衡陽歷史上綜合實力提升最快、經濟發展質量最好、項目建設數量最多、改革開放步伐最大、城鄉面貌變化最美、人民獲得實惠最多的時期。(2)第三產業內部各行業產出情況分析。1)從各行業增加值絕對值看,在2010年和2011年,增加值最大的是批發零售業,占第三產業總量的19.4%和19.8%,其次是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占第三產業的12.3%和12.3%。此外房地產業和金融業的增加值在第三產業中也占到了比較大的比重,對第三產業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支撐作用。相比較而言,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所占比重最小。2)從發展速度上看,除了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外,發展速度最快的是金融業,2011年比2010年增長了26.29%,其次是發展比較快的是住宿和餐飲業,增速為
23.99%,批發零售業同比增長為23.59%,還有房地產業,同比增長了22.18%。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為20.25%,增長速度稍微減慢了一些,相比2009年和2010年交通運輸郵政業保持原有增長速度。而批發零售、房地產業和金融業的比重均有所提高。3)從各個行業對第三產業的增長貢獻率來看,貢獻率最大的是批發零售業,達到21.79%,其次是金融業,達到14.26%,再次是交通運輸郵政業,貢獻率為11.88%。表明在近兩年中拉動衡陽縣域第三產業發展,促使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的最主要的是批發零售業、金融業和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而同時我們看到,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對第三產業增長的貢獻率最小。
(二)郴州地區縣域經濟中第三產業發展。(1)第三產業增加值顯著增長,增長速度快于一、二產業。據統計,2012年整個縣域第三產業產值占GDP的56%,GDP增長速度為8.3%,其中第三產業增長速度為13%,較一、二產業增長速度分別高出
11.7和5.6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2)第三產業占GDP比重有所提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明顯高于其他產業。2012年整個縣域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
35%,較去年提高0.06個百分點,其中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4.78%,明顯高于一、二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3)第三產業內部結構不斷優化,新興行業快速發展。從第三產業各行業內部結構來看,以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為主的新興行業所占第三產業的比重不斷提升,增長速度明顯的高于傳統行業,第三產業的內部行業結構正在不斷優化。(4)兩大部門對第三產業發展的影響不同。第三產業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門。二是服務部門,是除流通部門以外的其他行業。
(三)永州地區縣域經濟中第三產業發展。(1)大力發展商品流通業,搞活流通促繁榮。隨著生產發展和市場競爭加劇,工農業產品流通不暢已成為制約永州縣域經濟發展的嚴重問題。因此,永州把市場建設重點放在大型專業批發市場上。根據永州地區的區域特點和商品流向,著力建設有一定規模的糧食、蔬菜、服裝和家電批發市場。(2)大力發展交通運輸業,架好經濟發展橋梁。永州是全國唯一與兩廣都交界的一個地區。隨著經濟的發展,進人兩廣的人流、車流量必將加大,大力發展交通運輸業勢在必行。軍民兩用機場以及高速公路、湘桂高鐵的興建,為第三產業發展提速。(3)積極開發旅游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業。永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業的潛力很大。旅游業的發展,正好把這種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同時帶動了相關服務行業發展。(4)大力發展房地產業,開拓城鎮建設新路子。永州各縣劃出一部分有吸引力土地,公開向國內外招商,吸引更多客商和本地農民到城區安家立業。結合住房改革,積極開辦購房儲蓄和貸款,采取多種形式聚集資金,大力發展房地產業。(5)大力發展金融保險業,構筑經濟社會發展保障。永州地區的金融保險業還比較落后,與發達地區差距很大。因此,創造條件積極發展股票、債券、委托投資、租賃等融資形式;努力拓寬保險業務領域,增加險種,擴大覆蓋面,為改革和發展提供保障。(6)大力發展社會服務業,提供生產生活的優質服務。永州地區大力發展信息咨詢業務,逐步建立以工程、科技、管理、會計等為主要內容的服務隊伍;進一步拓寬生活服務領域,發展快餐配餐、房屋裝修、搬家送貨、美容保健、家庭教育等服務項目;發展農村社會化服務,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后的優質服務。
參考文獻:
[1] 錢小華,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黑龍江對外經貿,2008.8
[2] 華曉慧,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現狀及其對策研究,前沿,200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