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維
摘 要:學風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支柱。良好的學風是學校的寶貴財富。加強學風建設,是中等職業學校培養和造就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條件。
關鍵詞:中職生;學風;厭學;職業能力
一所優秀的學校離不開良好的校風,而好的校風之重點涵蓋即是具備好的學習風氣。學習風氣是指學生在一定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指導下,在學習態度、學習目的、學習紀律、學習方法和意志品質等方面的綜合表現。良好的學習風氣不僅有利于優化校風建設,還能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有助于學生整體成績的提高,也有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風氣是學校的核心工作之一,也是一個學校辦學成功的重要標志之一。
可是近幾年,隨著職業教育的迅猛發展,縱觀一部分職業學校的學風、班風、校風,卻并沒有隨著同步提升。而目前不少中職學校的現狀是學生厭學和教師職業倦怠互為因果、互為效應,形成“死結”。所以要培養良好的學風,必須先解決職校學生的厭學,而要解決學生的厭學,單純依靠學生自身顯然是解決不了的,還需要發揮教師的作用。具體來說,要做到如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必須走近學生、熱愛學生
目前,不少中職學生缺乏應有的理想和人生追求,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缺乏理想,沒有目標。部分學生存在“失敗者”和“被遺棄者”心理,沒有正確認識自己,總認為自己不行,容易自我放棄,自我放縱。
肖川教授說過:如果一個人從未感受過人性光輝的沐浴,從未走進過一個美好而豐富的精神世界,從未讀到過一部讓他激動不已、百讀不厭的書,從未苦苦思索過某一個問題,從為有過令他樂此不疲、廢寢忘食的活動領域,從未對自然界的豐富與多樣產生過深深的敬畏,也從未對人類創造的燦爛文化發生過由衷的贊嘆……,那我們就可以說,他沒有受到過真正良好的教育。這段話告訴我們,一定要全面關注學生的精神生活。這就要求教師要放下架子,少點面子,把自己和學生放在平等的地位,認真聆聽學生的想法,才能真正走近學生。當學生能夠敞開心胸,真心接納教師的時候,那我們的教育才能距成功的目標更近一步。
二、改變傳統教育的評價觀念,鼓勵學生多元化發展
中職學生普遍綜合素質偏低,并不代表他們在所有方面都一無是處。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應當看到人人有才,雖然他們文化基礎差、行為習慣差,但是可塑性強、人際關系智力高、運動技能強、個體創業意念強。
而傳統教育的評價觀念強調傳授和獲得知識的多少,從而輕易的給綜合層次較低的中職生貼上“厭學”、“逆反”、“朽木”等標簽。學生的個性發展難以實現,自然會出現學生厭學和教師的職業倦怠的互為因果,惡性循環。現代素質教育倡導的是每個學生富有個性的發展。只有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與發揮,探索求知的欲望得以調動滿足,才可能發現新問題、做出新成績,才能孕育出真正的創造性。
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多元化的社會,所以教育的評價內容也要與時俱進,更新觀念,為學生有個性、有特色的發展提供空間,應該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特長和愛好介以促進學生多元話發展,發現學生潛能,了解學生需求,形成生動、活潑、開放的教育氛圍。學生得到肯定,自信心增強,意識到自己在發展中的長處和不足,才能端正學習態度,打消消極思想,克服“厭學”情緒。
三、改革課程設置,強化職業能力培養
調查表明,大部分中職生年齡結構偏小,知識結構偏低,缺乏對現在專業和將來崗位的明確認識,在文化課學習方面普遍存在智力或心理障礙,普遍綜合素質較差。因此,深化教學改革是解決中職學生厭學情緒的一個重要環節。學校只有主動適應當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性特征,在教學形式和課程設置上,以職業能力為本位,強化學生技能訓練,讓學生走出教室,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拋棄習慣性的課堂講原理,黑板畫圖的授課模式,給學生更多的動手機會,實現“做中學,學中做”,才能更有效的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鍛煉他們的操作技能,由此恢復其學習的自信心。
職業學校學生,普遍存在受長期不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滯后的傳統教育的影響,“不想學”、“被迫學”、“學不會”的心理障礙限制了其職業能力的培養,更阻礙了學校良好學風的建設。所以應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通過構建綜合的學習任務,模擬相應的職業情景,設立項目,分析案列,扮演角色,仿真練習,并經過小組學習討論,自我調節或專家咨詢建議等過程,有意識,有目標、,有反饋地進行學習活動,整體、自我地獲取經驗,且構建應用知識。這種在行動中學習的過程能有機的與職業情景和生活情景結合在一起,學生所獲得的知識和行動能力具有實踐性,自激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對職業學校學生的職業能力,特別是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提高,有著巨大的作用。讓學生從枯燥、呆板的傳統教學模式中解脫出,帶著任務和自己的目標去學習和實作,這種教學模式會更容易被接受和喜歡。
四、加強學校文化長廊建設,用職業榜樣影響學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柏拉圖說過:“人心可分為二,一部較善,一部較惡。善多而能制止惡,斯即足以云而自主,而為所譽美;設受不良之教育,或經惡人之熏染,致惡這一部較大,而善這一部日益侵削,斯為己之奴隸,而眾皆唾棄其人矣”。可見環境氛圍對人的影響足以反轉一個人,學校要善于收集來自師生員工和社會各方面的正能量素材,用濃厚的文化氛圍給中職學生帶來感同身受的榜樣力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的。
所以,中等職業學校的學風建設要結合學生的特點,提升學生的理想定位,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重點還應放在建立有效的評價和激勵機制上,引導學生全面發展,而且必須長期堅持不懈,持之以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