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我國的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對小學數學教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怎樣能夠有效地加強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尤為重要。就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問題進行探究,希望能夠通過此次的研究對實際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閱讀能力;培養
閱讀理解似乎只在英語以及語文當中才顯得比較重要,和數學的關系不是很大,但在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過程中,小學數學的閱讀理解能力方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前的數學教育對學生在閱讀理解能力方面的重視度愈來愈高,并已經成了現代化教育的一個重要趨勢。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1.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現狀分析
在當前我國小學的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方面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有待解決。其中數學閱讀的范圍不廣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閱讀范圍的狹小對學生在實際的數學學習中的理解能力會造成很大的阻礙;再者就是數學語言理解和轉換能力相對較弱,比較容易對數學閱讀中的關鍵詞忽略掉;還有就是直接從數學材料當中獲得數學知識的能力相對較弱。這些方面均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在閱讀理解能力上的現狀問題,從而造成了學生不能夠主動地對數學知識以及方法進行獲取。
2.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產生影響的因素
根據以上的相關問題可以發現,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問題是多方面的,而影響其數學閱讀能力的因素也是多樣性的。首先是對數學閱讀在理解上存在著一定的誤區,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有著其自身的規律,所以在閱讀的方式上以及方法上會和其他學科的閱讀有著一定的差異性,這就使得教學的策略也會隨之而改變。
二、加強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對數學閱讀理解能力培養的策略
針對以上的相關問題以及影響因素的分析,筆者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探究。小學數學的學習要能夠將學生的興趣得到有效的培養,只有產生吸引力才能夠將學生帶進閱讀的情境當中,而創設數學閱讀情境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一個關鍵,這樣才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及閱讀的愿望,從而獲取想要的知識。
例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中的《年、月、日》這一課程當中,通過對大、小月的記憶方法來吸引學生進入閱讀的氛圍中,在這一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快速地判斷大、小月的方法來激發學生對這一方法的求知欲,從而讓學生產生對閱讀的興趣,能夠從數學的課本閱讀當中獲取知識的內驅力。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要能夠對其中的一些關鍵詞的理解進行加強,數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對實踐有著重要的指導,所以要能夠在一些關鍵詞的理解上得到有效的加強,這樣才能夠將整個的閱讀有效地理解。
例如,在小學數學中的《垂直》這一課程的教學中,對這一定義進行講解,可以讓學生自主地閱讀這一定義,然后再讓學生用筆圈出其中的一些關鍵詞,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老師進行巡視,然后學生就在“直角”以及“相交”等詞方面進行了匯報,然后再讓學生對自己的理由進行陳述,學生再一起和老師進行探討,這樣能夠有效地解決學生心中的疑問,有助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另外,對數學閱讀中的數學符號的理解指導要能夠得以有效的加強,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對閱讀中的數學符號的閱讀,要能夠針對數學語言和普通語言之間進行的轉換加以重視。倘若學生不能夠準確地掌握這些數學符號的含義,那么對數學閱讀中所蘊含的一些數學知識是不能夠有效地進行理解的。
例如,在小學數學課程中的《因數與倍數》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對3的倍數有3、6、9、12、15…進行說明,其中的“…”所代表的是表示3的倍數是無數多個,這時候老師要能夠歸納出一個數的倍數是無窮多的這一理論,這對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再如,在《循環小數》這一課的閱讀過程中,對3÷9=0.3333…這里的“…”既表示了這一商是無限小數,同時也表示了小數部位從第一位3開始就無限重復出現。對數學課本來說是數學知識的一個基礎載體,所以可從問題導讀開始,在習題的練習過程中來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總之,小學數學中的閱讀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有著關鍵的作用,只有數學閱讀理解能力有了提高才能夠更加有效地解決其中所出現的問題,加強自主學習的能力,數學應用題是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系統,所以學生要能夠在老師的有效指導以及引導下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力,結合實際來逐步強化對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霍秀文.論小學數學教學中新課導入的有效方法[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2).
[2]王瑞軍.數學閱讀走進小學數學課堂勢在必行[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2).
作者簡介:姜明霞,女,1979年4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江蘇省大豐市小海鎮南團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