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默會知識在語文學習中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默會知識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效率,同時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實踐能力。針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結合默會知識的相關理論依據,提出默會知識在教學中實踐運用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默會知識;小學語文;教學運用
傳統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注重對顯性知識的教授,忽視了默會知識的重要性,使得學生語文學習中的知識結構缺乏完整性,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在授課時應當合理利用默會知識,以此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知識完整性。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雖然近年來我國已經進行了多方面深層次的教育教學改革,然而通過對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調研成果可以看出教學中仍存在以下問題:(1)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模式單一,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教師沒有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導致成績成為評價學生好壞的標準;(3)教師所教授的課堂知識實用性差,使得學生學過就忘,缺乏實踐能力。
二、默會知識的特點以及作用
默會知識是相對于顯性知識存在的一種隱含式語文知識,強調理解能力與領悟能力的鍛煉。默會知識能夠更好地落實對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能力、實踐能力等多方面的提高,促進學生積極自主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1.默會知識的特點
根據知識本身的特性可以將知識分為顯性知識和默會知識兩種。顯性知識即能夠通過各種手段進行教授的知識;而默會知識則更多地需要學生通過理解而習得。默會知識的特點包括文化性、虛擬性、情境性以及實踐性。
(1)文化性。默會知識是一種語文知識,其存在是以固定文化傳統為基礎的,因此具有一定的文化性;
(2)虛擬性。默會知識具有不可言傳性,只能夠通過個人理解體會而習得。
(3)情境性。因為默會知識的虛擬性,其本身只能夠通過在一定的情境下進行講解,從而讓學習者進行理解學習。所以,在相似的環境中,默會知識便能夠被喚醒。
(4)實踐性。當學生習得默會知識后,同樣需要通過實踐活動來掌握。學生在進行實踐活動時,不僅能夠掌握所學知識,而且能夠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實際動手能力。
2.默會知識的作用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默會知識能夠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讓學生進行默會知識的學習,學生能夠培養出自主學習的意識,同時學生的積極性會在相關情境下進行默會知識的學習時被充分調動,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方式。另外,由于默會知識具有虛擬性,學生經過自我理解從而習得默會知識,在無形中就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習效率。
3.默會知識的重要性
首先在進入課堂前,學生已經生活在語文這樣的交流氛圍中并時刻受其影響,所以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語文知識中的默會知識。同時,在許多教學活動中,語文的學習本身就已經在無意識中進行了。另外,學生語文素質的不斷提高是新課標規定的語文教學目標中最重要的一點。而默會知識的培養就是對學生認字、寫作、交流、語感等多方面的提高,即默會知識在提高學生語文素質中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默會知識運用途徑
隨著學生經驗的豐富,默會知識的運用也應當隨之改變。當默會知識得到合理利用時,學生的知識便能夠達到整合,同時師生之間的交流也得到了充分促進。
1.嵌入情境創設,營造課堂氛圍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默會知識的教授需要通過相關的教學情境來進行。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能夠在生活中的真實場景將語文知識中的默會知識表現出來,讓學生的思維受到觸動,從而促進其體驗變化的情感。同時,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更能夠接受知識,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2.開展實踐活動,注重自主探索
想要通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默會知識來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多開展實踐活動。學生在實踐教學活動中,能夠在體會習得默會知識的同時掌握并運用其所學知識,改變傳統教學方式中枯燥地被動接受知識的缺點。實踐教學可以通過開展文本對話教學、自主探索教學等方式進行。當進行自主探索教學時,學生能夠自主把握學習的主動權,讓學生體驗默會知識的同時,鍛煉自身的理解能力以及實踐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默會知識起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營造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采用實踐教學、情境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加強學生默會知識的學習,從而引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等多方面能力。
參考文獻:
袁迎春.默會知識與語文教學[J].教育探索,2011,04(13):112-113.
作者簡介:劉潔真,女,1980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新橋鎮馬村學校,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