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教學是教師能夠教好學生的畢生追求,興趣同時也是學生學好知識的一個引擎,用興趣作為紐帶來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學習熱情,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以此為契機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關鍵詞:初中化學;培養;興趣
一、在實驗的過程中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的特點就是實驗性非常強,我們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的時候,學生就能夠全面地理解以及觀察化學教學中的每一個細節,很多學生生平第一次接觸化學,所以,對化學實驗的興趣濃厚。比如,我們在做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實驗的時候,在之前學生只是知道人是要靠空氣中的氧氣來進行生命維系的,但是怎么樣才能夠證明我們周圍確實存在著空氣呢?關于這個我們大家知道的就很少,更不用說怎樣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了。那么我們可以給學生做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瓶子中灌滿水,那么水就要不斷地擠壓瓶子里的空氣,因為空氣是不溶于水的,所以受到擠壓的空氣一定要從水中“奪路而逃”,這樣水中就會不斷地產生氣泡。在此之前我們做過對紅磷燃燒的實驗,所以,學生會對這個實驗有一定的熟悉感,我們通過誘導學生進行實驗來激發興趣,感受到神秘的化學世界的奇妙,進而加強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熱情,可以在興趣盎然的氣氛中,輕松學好化學。
二、教學中環環相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可以通過化學實驗、課堂的各個環節來引導學生正確開展學習,在實驗結束后,通過課堂講解以及課后反思來進行實驗教學,這樣可以達到緊密相連,環環相扣,不斷激發學生對化學和其他學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學習。
比如,關于二氧化碳的學習,二氧化碳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用的一種物質,我們結合內容進行講解的時候不僅僅要講解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更多的要推進二氧化碳的實用性學習,還有就是二氧化碳常用于哪些物質,我們在進行這個方面的應用的同時,對二氧化碳的優勢與劣勢可以進行一個定論。這樣層層推進,可以讓學生理解得更加深刻。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和學生一起討論二氧化碳的使用,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學生有了強烈興趣的時候,才能夠用最積極的方式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當學生對學生產生了最為濃烈的學習興趣時,就能夠把化學這個科目學好。
參考文獻:
張建麗.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J].教育教學論壇,2013(49):3-5.
作者簡介:張賢清,男,1975年12月27日出生,本科,就職于重慶市城口縣巴山初級中學,研究方向:初中化學。
編輯 董慧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