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世界上的眾多景觀設計中,我國的古典園林景觀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古典園林中的建筑、植物以及山石等,都具有著特定的文化內涵,是景觀設計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本文將針對古典園林景觀要素的文化內涵進行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古典園林;景觀要素;文化內涵
我國的古典園林景觀具有四大要素,分別是建筑、植物、水體和山石。這四大要素缺一不可,正是其所具有的文化內涵,才讓我過的古典園林在世界的藝術長廊中占據著獨特的地位。文本將對此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古典園林景觀的設計要素
(一)建筑
我國古典園林景觀的基本特點之一就是建筑的融合。作為人文景觀,建筑能夠與園林中的植物、山水等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一種整體的景觀。針對建筑進行迂回曲折和錯落有致的設計,能夠起到一種景中有景的效果,從而將山水情趣充分的展現出來。合理的設計建筑,還能夠在有限的空間內給人一種別樣的感受。因此,游人到古典園林中旅游,基本上都會到一些古典建筑中休息或者照相,可見建筑對于游人的吸引力之大。例如,很多古典園林中的亭臺樓榭,不僅可以讓游人休息,也構成了園林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二)水體
俗話說,園無水不活。可見古典園林中,水體的重要性。水能夠讓整個園林充滿了靈性,如果游人來到一個沒有水的園林,第一感覺就是整個園林死氣沉沉的。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基本上園園有水。例如承德避暑山莊、北京頤和園,以及留園、拙政園等,都有著優美的水景。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可見水的重要性。在古典園林中,水體是無處不在的,正是因為水的存在,來使得整個園林動了起來。例如,蘇州園林,正是因為眾多的水景,才讓人有一種人間仙境的感覺。
(三)山石
古典園林追求自然,因此山石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對于石來說,不僅自身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還能夠給人一種精神上的激勵。有些園林在設置山石時,會在石上面刻上一些名言警句,從而給游人一種激勵。在古典園林設計的時候,選擇山石要盡可能接近于自然的山石,這樣才能給游人帶來一種真實的感受。假山雖為假山,但是勝似真山,不僅要有山的外形,還有具備山的氣勢,從而實現咫尺山林的目的。例如,蘇州留園中所設計的瑞云峰、岫云峰和冠云峰,就給人一種真實的感受,將自然之美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
(四)植物
植物是園林中最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合理的利用植物布景,才能將那種意境展現出來。例如,花朵的欣欣向榮,體現出一種蓬勃向上的精神。而落葉又帶給了游人一種凄涼、蕭瑟的感覺。所以,在古典園林中,植物往往被寄予了深刻的內涵。例如,梅蘭竹菊四種植物,就代表了四種不同的意境和品質。陶淵明喜歡菊花,唐朝推崇牡丹,君子寵溺蓮花,這些都體現了深刻的文化內涵。江南園林中喜歡布置竹林,北方的園林則多以松柏為主,構成了不同的特色。
二、古典園林景觀要素所體現的文化內涵
(一)和諧
中國自古以來講求天人合一,無非就是和諧二字,做到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在古典園林中,無論是假山、怪石、竹林,水池,還是一草一木,處處都體現著和諧的內涵。和而不同,每個景觀都有著自己的特色,每處景觀都是各不相同的,但是眾多景觀結合在一起,并不顯得突兀或者不協調,而是給游人帶來一種和諧的美感。例如,在古典園林中,經常會在湖邊放置一些石,從而將陽剛與陰柔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體現了和諧之美。
(二)詩情畫意
古典園林之所以吸引人,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夠帶給人一種詩情畫意般的感覺。追求畫的境界和詩的意蘊。在古典園林的設計中,設計者也比較喜歡在一些山石上,題字或作詩。例如,在紅樓夢中,大觀園建成之后,人們便紛紛要為每一處景觀題字作詩。怪石雄峰、竹林碧水,這本身就能夠帶給人們一種如花般優美的感覺。因此,詩情畫意是古典園林所體現的文化內涵之一。
(三)意境
在古典園林中,核心部分就是追求意境。所謂意境,就是通過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所體現出來的一種神韻。游人通過欣賞園林中的美景,就能夠生出不同的感情和感悟。例如,看到百花盛開,就會產生一種蓬勃向上的感覺。看淡蒼松翠柏,可能會生出一種堅貞不屈的感覺。古人多以蒼松、翠柏和竹子來表達自己的品質和感情。因此,古典園林將景與情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從而給人帶來一種意境,陶冶情操。
(四)道法自然
我國的古典園林,實際上體現了濃郁的老莊思想,也就是道法自然。古典園林在設計的時候,就是遵循了自然地原則,所有的設計都是為了更好的貼近自然,融合自然。讓游人能夠在園林中,體會到自然之美、自然之奇。所以,無論是山石、水體,還是植物、建筑,都體現了自然之美,以及人們對于自然的贊嘆與敬佩。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古典園林景觀,充分體現了自然之美。無論是山石、水體、植物和建筑,還是一草一木,都體現了和諧的思想。通過情景交融,帶給人們一種詩情畫意的享受,讓人們能夠在有限的園林空間內,感受到無窮無盡的意境。這也使得我國的古典園林成為了世界藝術長廊中不可多得的瑰寶,體現了獨特的藝術特色和自然之美。
參考文獻:
[1]律江,張曉英,趙會斌.透視中國傳統文化孕育下的中國古典園林意境創造[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09(05).
[2]黎伯鋼,徐慧寧.中國古典園林植物文化內涵及其對現代園林的啟示[J].安徽農業科學,2009(19).
[3]侯佳彤,程世云.中國古典園林的人文內涵及當代啟示[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06).
[4]尚紅,楊波.中國古典園林創作手法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與發展[J].山東林業科技,2009(06).
[5]王紹增.十年再磨劍──讀周維權先生《中國古園林史》(第二版)有感[J].中國園林,2000(04).
作者簡介:張艷,1982年出生,女,河北省承德市人,園林本科(農學學士),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園林園藝處,園林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