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華
摘 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關乎千家萬戶,關系社會發展穩定的大局,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不僅是高校自身的職責和使命所在,也是一項事關社會全局的重大問題。對當前我國在金融危機影響下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現狀,本文對大學生就業進行了分析,并提出要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加強學生的就業指導,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促進高校大學生就業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就業形勢;職業能力;就業觀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021-01
在對我院五個專業的畢業生的跟蹤調查中,調查組共發出問卷共150份,目前回收的有效問卷120份,以下是這次活動調查報告:
一、調查內容
1、畢業生個人基本情況2、畢業生對學院教學工作的評價3、畢業生對學院管理的評價及建議4、單位對畢業生和學院的評價及建議。
二、調查結果
1、畢業生個人基本情況
(1)60%的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工作,5%的畢業生在外資企業工作,其次是合資企業,很少有人在國有企業上班。僅3.33%在單位擔任業務骨干,其他一般為普通職工。超過一半人的工資在2000——3000元之間,20%人的工資在3000元以上,低于2000元僅占6.67%.近六成的畢業生所從事的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比較對口,毫不對口只有12%.約一半的畢業生的工作是學院推薦的。同學介紹、個人自薦和供需洽談各約占10%,親朋介紹有20%。就選擇單位而言,大部分更看重是單位的效益和專業對口,分別占30.10%和39.10%,在乎個人薪酬福利的占14.29%,較少的人關注單位知名度。在校期間獲得英語應用A級證書的有92.05%,獲得國家英語四級證書的占13.51%,獲得計算機一級證書的占98.2%,二級證書的占22.7%,獲其他證書的占29.73%,認為作用最大的是計算機二級證書和英語應用A級證書。
2、畢業生對學院教學工作的評價 (1)絕大部分的同學認為學院的辦學指導思想基本明確,僅4%的同學認為不明確,其他的占6%。87%認為學校的基本教學設施基本滿足教學要求,5%的人認為不能滿足教學要求。對于專業設置,20%的同學認為非常合理,40%的同學認為合理,30%的同學認為基本合理,認為不合理的占10%。37%的同學認為學校開始的課程合理,41%的同學認為基本合理,其他的占22%。33%的認為學校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合理,49%認為基本合理,其他的占16%.
3、畢業生對學院管理的評價及建議。大部分人認為學校管理是關心加愛護,12%的同學認為學校管理嚴而有理有情,還有少部分的人認為比較松。在校期間,超過一半的人認為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自學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等方面素質對目前的工作有較大幫助,部分人也認為組織管理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也在某些方面凸顯重要性。另較多人覺得在校大學生應加強培養自身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學習一些實用文寫作和口頭表達能力。學校應加快學校內部的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的建設,注意學風校風建設,提高學校綜合實力。
4、單位對畢業生和學院的評價及建議。參與填寫調查表的單位為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私營企業和其他企業,所占比例分別為32%、27%、35%、10%。51%的單位對我院畢業生的整體印象為優,35%的單位對我院畢業生的整體印象為良好,對我院畢業生的整體印象中等或較差的各約占7%。單位對我院畢業生非常需要和比較需要的皆占40%,一般性需要和不需要的單位皆占10%。各單位認為我校畢業生敬業精神總體非常好,專業知識較強,實踐能力比較好,創新精神一般,組織和管理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較強,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水平一般,綜合素質與能力和誠實守信一般,90%以上都能勝任工作。各單位對我院畢業生的使用情況為70%專業對口,普遍認為我院畢業生在心理素質、組織管理能力、人際關系和其他方面素質存在問題。在知識和技能方面,缺乏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其他。單位錄用我院畢業生主要通過直接到高校挑選,其次是學生上門求職。單位在閱讀個人簡歷最重視的是所學專業、社會經歷和本人自我評價,面試時最重視的是精神面貌、專業水平和道德素質。
三、調查結果分析
通過本次畢業生跟蹤調查,綜合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反饋的問題和意見,為提高教學質量,加快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我們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繼續加強工作。
1、堅持和加強素質教育 當前我國的高等教育正向大眾化教育過渡。大眾化高等教育的結果之一,就是畢業生劇增,就業分配會愈來愈難。學生必須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在社會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這就要求學校堅持和加強素質教育。要通過書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等多種途徑,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正如本次調查的結果一樣,畢業生很少反映自己的專業知識不夠用,而是反映自己的綜合能力、綜合素質方面不夠突出。
2、加大力度進行教學改革。素質教育是一項以知識傳授、方法訓練、能力培養和精神陶冶為實踐內容的綜合性系統工程,素質教育觀念必須貫穿于專業教育、學科教育,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首先要繼續進行專業結構和課程設置的改革。其次,素質教育要從教學內容、方法與手段上得到充分的體現。
3、精心組織多種學生活動,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多方面能力。部分畢業生反映,大學的生活就是讀書,很少接觸社會。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既有賴于其自身對知識的探求,更有賴于其自身精神和行為的磨練和修養。事實表明,學生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團隊合作精神、開拓創新精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提高學生的總體素質。要精心組織學生開展諸如社會調查、社會服務以及各類文娛、體育活動,融素質教育于活動之中;各類活動應注意考慮與專業培養相結合,同時要注重發揮學生個體的不同特點,力求做到讓學生人人積極參與、人人從中受益。
參考文獻:
[1] 菲利普.庫姆斯著《世界教育危機》.趙寶恒.李環等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