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勤
關鍵詞:水平二;籃球;單、雙手投準;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11-0019-02
2014年10月15~17日,浙江省中小學體育與健康“疑難問題解決”專題研訓暨長三角體育特級教師教學研討活動在嘉興舉辦,我有幸承擔了此次展示課的任務。雖然承擔展示課是“磨心”的過程,但這個過程中,對我來說,是學習的機會、體驗的機會、成長的機會。在上完課后,生成一些感悟,希望能與各位同仁共勉!
一、突出“學為中心”
本課突出“學為中心”,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實施“技術-能力-體能”相融合與協調發(fā)展的教學理念。通過區(qū)域性的投準,讓學生建立投準的自信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充分感受體育課堂的樂趣、教學形式的有趣,以及更進一步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課中亮點呈現
1.教中有“法”
所謂教中有“法”是指“理念”心中有,教學有依據。在本次課的課堂教學中,始終注重實施“技術-能力-體能”相融合與協調發(fā)展的教學理念,緊緊圍繞“技術重在操練、能力重在應用、體能重在無痕”三方面展開教學。整堂課以初步掌握單手肩上持球與雙手胸前持球投準為載體,學生的反應、靈敏、移動、合作能力的提升為基礎,反復的投準練習來提高體能為核心,達到技術、能力、體能協同發(fā)展。
2.教無定“法”
所謂教無定“法”是指“教法”無固定,教學要靈活。整堂課中通過由近到遠的投準目標讓學生進行反復地投準練習,但不是簡單枯燥的重復練習,而是有變化、有層次、有梯度、有挑戰(zhàn)的練習,學生沒有感覺枯燥、乏味。當在挑戰(zhàn)中得到成功體驗時,充分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成功感與快樂。
3.貴在得“法”
所謂貴在得“法”是指“方法”巧運用,學生展個性。整堂課以區(qū)域為投準目標,而不是用點來設置投準目標,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投準的積極性,為學生樂學、愛學、促學奠定基礎。
三、課中不足
1.先備條件不足。因借班上課,教師對學生的基礎不甚了解。在備學生方面,雖然在課前對學生做了初步的了解以及問題的預設,但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發(fā)現,學生上肢力量的大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導致部分學生在遠距離投準時無法達到預定的投準目標。如果事先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在布置場地的過程中設置有坡度的投過線,這樣可以進行差異性教學,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語言提煉不夠。在教學預設中,力求做到精講多練,但在實施過程中,因怕學生聽不清,講著講著就多了。如果語言能夠再精煉一些,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會相應提高。
3.評價方式單一。對學生的評價缺乏多樣化,在今后的教學中需下功夫,力求做到簡明、到位,讓評價語言成為師生交流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