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芳
摘 要:自新課改實施以來,高中地理教學在改革教學方法的同時,也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不僅能夠改善學生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能夠滿足新課改提出的要求和目標。
關鍵詞:新課標改革;高中地理教學;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4-312-01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中國現行應試教育的弊端和高中地理知識自身的特點,許多教師在教授高中地理知識時采用舊的教育模式,在學習知識時一味的“滿堂灌”,只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將課本的知識全部講完,對于學生在課下的自主學習情況卻忽略不管,這樣不僅不會提高教學效率,反而制約了學生的思維發展。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學習高中地理的主動性不強
高中地理科目的知識點比較多,也比較雜,需要記憶的東西很多,所以如果教師自身對地理知識掌握不牢,對教師地理知識時語言不能準確使用這樣就會造成成學生學習高中地理的興趣不足。假如教師在教授高中地理知識時能夠使用短而且精準的言語,巧妙的傳授高中地理知識,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激發學生學習高中地理的興趣,從而使學生自覺的投入到學習地理的活動中。
2、學生整體知識的把握能力較弱
有些教師在傳授高中地理知識時一味的追求速度忽略了對于整體知識框架的強調,導致許多學生在學習高中地理時,缺乏一套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常常學習了新知識,忘了舊知識,例如:我在聽取某位老師在一次授課,他講解新知識點時,只是一味的講新知識,對于以往講過的知識沒做任何聯系。這樣很容易使學生“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從而在學習時也不能自覺分析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3、教師自身素質不高
老師是學生的第二大良師。只有教師自身對于專業知識掌握牢固,有較強的素質,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把握好教學進度和內容,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然而在現實的教育過程中出現了教師的整體素質偏低,專業水平不夠高等問題,導致很多教師依然停留在傳統、單一教學理念上,認為課堂上就應該是教師講、學生聽,師生之間不用進行溝通和交流,教師也不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課堂氣氛索然無味,教學效率可想而知。這些雖然看起來似乎是教學方法的問題,但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教師對教學方面的認識不足,素質較低,從而形成“重結果、輕過程”的教學現象。
二、高中地理自主學習的對策
1、積極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高中地理教材內容多而雜,需要記憶和背誦的東西比較多,不僅如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還要學會如何看各種圖標和圖形,如果學生沒有興趣作為基礎,那么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時會感到非常的困難和無趣,這樣自然而然就會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失去興趣和激情更不會進行自主性的學習。對此,教師要認識到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性,并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做教學重點,在教學中有意識的變換教學手段,營造活潑的教學氣氛,使學生愿意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樣才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人口的變化”這一章節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從學生身邊的人口環境變化入手引起學生對這一章節內容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使她們在教師的幫助下,主動自覺的對人口變化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學習。
2、大力引導學生形成系統的地理知識結構
教師在每次學習時應該有效的幫助學生回顧已經學到的舊的地理知識,并且有效的銜接和融合新舊知識,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建立一個清晰的地理認知和知識框架。從而形成一個新的知識體系。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收獲豐富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寶貴的學習經驗,而且能培養學生把握整體知識的能力。例如:教師在授新課之前可以引導學生聯系之前所學的氣溫等高線的相關知識來對農業領域的形成與發展進行教學。教師在授課時對于兩種知識教學進行有效的整合,可以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提供有效的依據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和學習才能更上一個臺階。只有整體上把握高中地理知識才能巧妙的運用高中地理知識,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3、教師加強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
新課標的改革除了更加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能力之外,對于教師自身的素質水平和教學水平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教師要認清自己在課堂中的角色,將自己作為課堂的引導者而不是領導者,并且利用課下的時間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個人素質。對于學校而言,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才能夠展現出學校的校風和教學態度,因此學校要定時組織教師進行外出學習,并且對于新教師要進行培訓,并不定期檢測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水平,這樣才能夠有效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4、開展多種別開生面的活動
高中時期,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對于枯燥的地理知識學習興趣就會變弱,如果高中地理老師根據地理知識點能安排別開聲面的授課方式,或者采取多樣化的活動。例如:在教授各個大洲的知識時,老師可以適當的安排一些學生扮演生活在各大洲的人,使扮演的學生準確無誤的復述各大洲的天氣、組成、人口特點等。
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信心,這樣將有利于學生深入探究地理知識的興趣,從而提高他們學習地理知識的水平和效率。高中自主學習的探究將有利的促使學生學習高中地理的知識,這也將為新課標的改革劃上華麗的一筆。
參考文獻:
[1] 陳茉莉.高中地理如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1(07)
[2] 楊 樺.新課標下的高中地理自主學習研究[J].科技資訊. 2006(07)
[3] 賴偉強.新課標下的中學地理自主學習研究[J].大眾科技. 2005(03)
[4] 鄭 飚.提高學生地理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探索[J].杭州教育學院學報. 19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