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順
摘 要:校園安全管理工作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農村小學受師資所限,安全設施缺口很大,再加上小學生安全意識和應對安全的能力薄弱,所以我們必須學習和貫徹“工作到位、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管理精神,在實現安全排查的同時加強對師生的安全管理。
關鍵詞:農村小學;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問題;措施
古訓曰:“安全第一。”但是,當前許多農村小學由于師資力量不足或安全意識淡薄,疏于安全管理和教育,往往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安全事故也時常見諸報端。學校是師生共同生活和學習的地方,人口比較密集,安全缺口較大,新聞中的各學校安全事故就是疏于安全細節的健全和教育的引導。小學階段學生處于身心發育初期,這六年也是他們安全意識樹立和成長的關鍵時期。作為學校管理者,我們務必要認真學習和貫徹“工作到位、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管理精神,然后立身實際學情,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這樣才能堵住安全缺口,防患于未然。下面我們結合一線教育管理經驗分析幾點常見安全教育措施:
一、加強教師教育,樹立安全意識
安全教育不僅關系著學校的公共設置安全,還關系著在校師生的人身安全,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實踐者和組織者,所以要想普及安全教育,我們首先就要加強師生教育,幫他們樹立安全意識。為此,我校曾聯系消防人員到校對教師嚴格地進行各種安全常識培訓,幫助他們樹立安全意識,健全和提升自身對安全的應急實踐能力。
各位教師掌握安全技能后,我們積極推行以下安全策略:1.排查并確定安全隱患部位,然后責任到人,分區管理;2.安全排查常態化,讓各位教師養成經常性地檢查疏散通道,以便應急情況有保障。
為了鼓勵大家的積極性,我們開展了明崗明責,檢查評比,對突擊檢查中獲得安全放環標兵的教師給予精神上的鼓勵和物質上的支持。通過對教師的安全教育和培訓,我們建立起一支強勁的安全衛士,然后安全責任到人,真正做到安全隱患無死角。
二、科學引導學生,樹立安全意識
學生是在校人員的主要組成部分。而小學生安全意識淡薄,安全防衛能力缺乏,為了更大可能地規避安全風險,我們還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和實踐演練。下面我們通過三個角度來分享一下如何落實引導學生樹立安全意識。
1.安全專訓
安全防衛也是一門專業課,為了幫學生樹立安全意識,提升他們對安全風險的把控和應對能力,我們首先就要開設安全知識講座和安全活動實踐,讓他們系統地掌握排查和應對安全隱患的知識和技能。農村小學由于教育資源有限,可以讓已經接受安全培訓的教師召開安全教育主題班會,專門抽時間對學生進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宣傳的活動。
安全專訓時,我們要多發放相關材料,多方位了解和掌握學校安全防衛發展的信息和動態,然后再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認知能力,設置有針對性的切實可行的安全認知和實踐方案。比如,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集聲影于一體的優勢,通過學校火災、踩踏等事故報道,給予學生心靈上的震懾,引起他們從心理上對安全知識的重視,這樣才能充分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然后我們還可以制作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讓一些安全法規及防衛方式(諸如防火、滅火、火中逃生)等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讓學生通過觀摩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衛操作要領。
2.學科滲透
小學安全教育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除了專門的安全專訓以外,我們還要讓各位任課教師通過學科教學適時滲透安全教育。由于農村環境多柴草、水坑,道路車輛行駛也往往沒有約束,對于這些安全隱患,語文教師和品德與社會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及時引導學生認識到水火無情,讓學生養成不亂玩火、不亂玩水,不在大街上亂跑的良好生活習慣。
這樣設置,讓安全教育常態化,學生才能在潛移默化中提起對安全隱患的警惕,才能讓他們全面掌握安全防衛知識和技能,從而達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3.課外活動
小學生處于身心飛速發展的初期,劇烈和不當的活動容易出現意外,造成身體傷害。所以,我們還可以借助課外活動來滲透安全教育。比如我們可以利用知識交流的課外活動平臺,讓大家搜集和整理材料,舉辦一期以“安全防范”為主題的演講會、剪報、知識競賽、手抄報等活動。當然,條件允許的話,我們還可以定期舉辦由公安消防人員參加的安全專題講座和火災自救演練活動。此外,每學期我們還要召開以安全教育為主題的家長會,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結合,形成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和嚴密的安全教育體系。
概括地講,為了打破農村小學安全教育缺失的消極現狀,我們必須先從思想上重視起來,然后結合實際學情,對教師和學生進行有針對的滲透與指導。只有激發廣大師生安全防衛的主觀能動性,才能驅動他們深入學習安全防衛知識,才能做到防微杜漸,規避安全意外。
參考文獻:
[1]何自奉.對農村中小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國農村教育,2009(Z2).
[2]權金文.淺談農村小學安全教育與管理[J].中小學教育,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