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北華 郭鳳雁
摘 要:通過為學生創設環境,培養創設性思維;激發創造興趣,開發創造想象;課內外學習相結合,積累素材等手段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生活;寫作;源泉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多數學生會談寫作而“色變”,對寫作充滿了恐懼感。“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培養并發展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將使其終生受益。作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生活,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一、為學生創造創設性環境,培養創設性思維
葉圣陶曾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潑流個不息。”所以,作文教學時,應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呈現作文題目和內容。如用講故事、猜謎語、畫圖畫等多彩的活動形式創設情境,學生由感興趣的話題進入作文教學,自然沒有了恐懼,就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積極思考、大膽想象,很容易迸射出思想的火花。如,正逢父親節、母親節,我讓他們回家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此親身感受父母親的辛勞。冬天冷,學生不喜歡,雪可以為學生增添許多樂趣。冬天里降下第一場大雪。下課時,我讓學生都到教室外去看雪、摸雪、玩雪;回到教室后,趁著玩興未消,我讓他們寫下所看、所聽、所玩、所感。孩子們的作文中充滿了歡聲笑語。
二、激發創造興趣,開發創造想象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重在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和信心。夸美紐斯曾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教學中,教師應利用一切條件激發學生創造的興趣。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大膽想象,積極思考。豐富的想象是創造的翅膀,創造想象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很重要。
《凡·卡》一文中結尾處描寫凡卡把信塞進了郵筒,滿懷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醒來之后會面臨怎樣的情景呢?根據習作要求,我引導學生根據原文的故事情節,想象故事之后可能發生的故事。我告訴學生想象要符合生活實際,不能為了追求故事的離奇曲折而脫離生活實際。學生在表達時,有的說:“后來凡·卡經受不住折磨,與另一個學徒一起逃跑了,幾經周折,終于找到了爺爺。”有的說:“凡·卡在逃跑的過程中,饑寒交迫,昏倒路邊,被善良的軍官所救,后來,他成為一名出色的士兵。”有的說:“凡·卡在期盼爺爺到來的同時,不僅做雜活,而且總是偷偷地學手藝,后來技藝精湛,終于開了一家鞋店,把老板的老顧客都拉攏到他的新店來了。”……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極大的開發,收效很好。
三、課內外學習相結合,豐富見聞,積累素材
在保證課內外學習相結合的前提下,盡力做到理論聯系實
際,學練結合,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科技活動,及時記錄所看、所聽、所想及收獲,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與學習的能力。教師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指導,對好的做法、觀點充分肯定、表揚,引導學生揚長避短,以提高學習活動的效果。
每當學習寫景文章時,我與學生一起領略祖國名山大川奇景的同時,我常把自己旅游時所見、所聞、所感說給學生聽,每次學生都會傾聽得入迷,都期盼自己的旅行。后來,再介紹自己喜歡的景物時就不再單一,美麗的圣水湖畔,蛟河的紅葉谷,大連的海底世界、老虎灘,沈陽的故宮,北京的天壇、故宮、萬里長城……美景盡顯筆下,不但記錄了旅游觀光的樂趣,而且贊美了祖國的富饒美麗。
閑暇時,我與學生常交談生活中的瑣事,引發他們的看法與評價。他們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說給我聽,我就借機引起他們的爭論。如此日記、作文的內容不再枯燥乏味了。可見,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做生活的有心人,學生喜聞樂見,自然不再懼怕寫作。
參考文獻:
魏孔芃.生活:寫作的源泉[J].教育革新,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