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鐘蓮 王怡灑
基金項目:2015年上海市大學生上海電力學院外國語學院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
摘 要:近年來,各高校開始相繼開設日語專業課程。旨在通過系統化的教程來培養市場需求日益增大的日語人才。然而,在經過幾年的專業課程學習之后學生中仍普遍存在聽、說、讀、寫、議等各個方面能力不同步,日語綜合實力較低達不到企業用人要求的現象。且日語應用基本局限于課堂、課本之上,生活中的日語實際應用能力低下。教師、學生雙方面如何有效地進行教授與學習成為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的關鍵。
關鍵詞:日語實際應用能力;教學創新;辯證教學
作者簡介:文鐘蓮(1967-),女,遼寧沈陽人,人文科學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日語教育,應用語言學等;王怡灑(1994-),女,浙江紹興人,日語系本科四年級學生。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5--02
一、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社會對外語型人才的需求年年增大。其中日語人才的需求所占比重也逐漸不可小覷。故為了響應社會的需求,國內各高校開設日語課程的腳步也不斷加快。近年來,日語已經成為繼英語后的第二大外語。然而,在這持續升溫的日語教學熱潮中,市場日語人才緊缺的現象卻并沒有得到緩解。原因是在現有教學模式下,大多數學生普遍存在各方面能力發展不均衡,綜合能力不到位的現象。這使得培養的人才達不到日企所需人才的要求。本研究將以上海電力學院為對象,以日語實際應用能力的拓展為中心展開調查并進行研究。
二、上海電力學院日語系現狀分析
上海電力學院日語系于2002年著手籌建,于2010年招收第一批學生。現已開設五年,處于剛起步的階段。現今專業各方面存在不足,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以下是從三個方面進行的分析。
(一)學生本身
學生自身學習方面,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薄弱,學習積極性有待提高的現象非常普遍。因對本專業了解不足(專業調劑原因),學生學習中明顯存在著興趣缺乏,學習盲目,學習方法低效,學習成效差強人意等不良的現象。這些原因直接促成了我校日語系學生基礎不扎實,聽說讀寫各個方面發展不均衡,日語實際應用能力不足,綜合實力低于市場要求等遺憾結果。其中日語實際應用能力發展畸形這一問題尤為關鍵。例如日常的語言學習僅停留于書面層次,無法學以致用將生活與語言相結合。學生離開課本便不知如何使用日語。同時缺少對語言學習的靈感,無法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只局限于課本與課堂之上,埋頭于單詞語法的深海之中死記硬背,一味執著于書面的學習,使得原本學術性的基礎學習變得更加枯燥沒有趣味,愈發產生了對學習的抵觸情緒。
(二)教學模式
其次是教師教學方面,我校日語專業擁有一支以中青年學者為主、高級職稱教師領銜、愛崗敬業、實力雄厚、團結奮進的教師隊伍。但因該專業處于剛起步階段,摸索一套成熟有效的教學模式仍然非常迫切。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一樣,我校現實行的教學模式當中存在著各種問題。例如教師單方面灌輸知識,學生習慣于被動接受。且教學計劃與學生實際情況貼合性不高,知識吸收成效低下。雙方溝通不足,常出現教師辛苦準備學生卻不“買單”的尷尬局面等等。總體來看教學質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另一方面,不僅僅是我校日語專業,當下日語教學大潮中,日語教材內容乏味陳舊,教學形式單一,教學目的只看重考試等現象逐漸將當今日語教學因循守舊,不思進取這一本質問題凸顯了出來。也正是在這種守舊的教學模式下才會給學生提供上文所提到的各種問題滋生的土壤。而在這些負面因素在重重作用之后,弊端又集中映射在了日語實際應用能力發展不足這一點上。結果最終導致越來越多的畢業生發展不全面,日語綜合能力低下與市場要求,時代發展脫軌的局面。所以靈敏感知市場變化,不斷調整改進教學模式才能讓我們的教育不斷因時制宜,因市制宜地培養出更優秀的人才。這是時代對我們教育的要求。
(三)發展環境
除此之外,一個專業的發展更是需要校方的支持。因我校為理工科學校,對文科院系的發展相對于其他理工科專業稍有懈怠。且日語系尚剛開設,招生較少。因此日語系努力舉辦的各種活動中,規模受限制,受眾面有限且影響力不足。且校方對日語系專設的考評制度,監管制度等都并無全面。這讓學生認為校方不夠重視自身發展不免自棄。且自己專業存在感低便更容易喪失了進步的動力。這無形中助長了學生學習的惰性。故學校對于建設本專業各方面仍經驗不足,力度不夠,亟需加快發展進度。
三、日語實際應用能力拓展的方法探究
經過上述原因分析,我校日語專業發展中遇到的部分問題已經清晰可見。結合本專業的實際情況,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來提高日語實際應用能力。
(一)創新教學模式、突破惡性循環,從根治本
1.傳統與新興教學方法糅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課堂中占主導地位。學生被動接受,興致缺缺。課堂氛圍凝重。學習積極性嚴重受挫。為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教師在善用傳統教學方法,即通過錄音機、幻燈、錄像、圖片等手段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隨時接觸到課堂教學中所涉及到的場景的同時,應以激發學生對于日語學習的熱愛為教學目標來靈活地進行大學日語教學方法的創新。并在課堂中增加學生聽說讀寫與互動的機會,通過趣味學習方式激發學生日語實際應用的欲望。鍛煉日語實際應用能力。
2.注重基礎培養,加強語言運用
日語實際應用能力得以發展只能以基礎扎實為前提。先打造堅實的”家底”,再開展會話,寫作等活動來加強語言運用熟練度。不因基礎知識簡單易懂而掉以輕心。應重視基礎培養,從而幫助學生自主塑造一座高素質語言大樓。
3.結合實際,共同促進
學生個體差異必然導致班級學習水平參差不齊。故教師制訂學習計劃時,首先應以學生實際水平為標準,不刻意追求進度,忽視學生知識需求。引導優等生自主學習,抓緊中等生學習進度,鼓勵學習吃力者不放棄。提升班級整體的平均日語水平。
在整個教學系統中,教師與學生是相互作用的兩個主體。教師主動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改變,將實現日語實際應用能力發展瓶頸的一個突破。
(二)轉變心態,提升自我,做自己的主人
1.拒絕聾啞日語。
交流是語言學習的最基本目標之一。故語言學習中,切忌不敢說,不敢寫。學生應在錯誤中提升日語實力。無論是學習、生活或是工作中,都應大膽使用日語,這是提高日語實際應用能力的最直接方法。
2.培養興趣,自主學習
在日語學習中,學生需要摒棄對語言學習的偏見。努力培養與專業有關的興趣愛好,以此促進學習積極性。尊重老師辛苦勞動成果,配合老師教學方法。在做好學生本職工作同時,學會自主學習,敢于創新并自我克制。激發自身對日語學習的熱情,將日語在生活中學以致用,日語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便水到渠成。
(三)為日語實際應用能力提供肥沃的土壤
發展日語教育,拓展日語實際應用能力,光靠教師與學生的努力是不夠的。校方也應給予大力的支持。首先可以借鑒其他名校日語教育建設經驗來研究出一套適合我校具體情況的日語系建設方案。同時應加強師資建設,給予充分的經濟支持。并鼓勵與日語教育建設有關科學創新與項目研發來加大師生共同建設日語系的參與度。也可以鼓勵發展日語系特色項目,加大全校學生參與度來提高師生建設熱情。并且重視日語系發展現狀,加快發展進程也刻不容緩。但在建設過程中切忌急功近利,盲目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校日語教育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本文以探究日語提高實際應用能力拓展為例,分析了我校日語系目前各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就解決方法提出些許拙見。在拓展日語實際應用能力過程中,能夠創新教學模式,并且能全方面發展學生能力,提升學生綜合實力。使我校培養的學生更符合現今社會對實用型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吳麗艷.基礎日語課程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研究—強化日語專業學生應用能力的途徑和方法[J]. 哈爾濱職業技院學報,2015(1):110-111.
[2]冶文玲.日語教學模式改革創新路徑探索[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35(3):92-93.
[3]解晶.高校日語教學方法改革的思考與實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31(6):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