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琴
摘要:近年來,我縣的特殊教育事業得到了迅猛發展,隨班就讀學校數量、在校學生人數、殘疾兒童入學率均不斷增長,殘疾人教育觀念得到提升、氛圍逐步形成,但也存在數量和質量仍滿足不了社會的要求、發展不均衡等諸多問題。解決的辦法有加強領導、篩查檢測、跟蹤評測、科學施教、配置資源教室和提高特殊教育的社會地位等。
關鍵詞:中小學 隨班就讀 思考
特殊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同樣擔負著培養祖國后代,促進殘疾少年兒童全面發展的使命。它的根本任務就是通過教師的教育訓練,逐漸縮小殘疾少年兒童和正常少年兒童之間的差距,使他們從社會的負擔逐步轉變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特殊兒童有著純潔美好的心靈,有著天真無邪的笑臉,他們向善、向美、向真,但也是弱苗,需要更多的關愛。我縣是農業大縣,人口居住分散,各類適齡殘疾少年兒童分布校點較多,全縣129名殘疾少年兒童分布在全縣八個鄉鎮的49所學校的127個班中,管理難度非常大。筆者從自己多年從事特教工作的實踐出發,認為要抓好全縣的隨班就讀工作,必須要從幾個以下方面做起。
一、健全機構,加強領導是隨班就讀工作落到實處的關鍵
加強對隨班就讀工作的領導,縣政府要成立隨班就讀保障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此項工作的縣長任組長,教育、財政、民政和殘聯等單位負責人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應設在縣教體局。教體局設特教工作站,指定專人具體負責此項工作,各直校、農村初級中學、中心校也應成立相應機構,為隨班就讀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特教工作站全面負責對殘疾少年兒童的教學管理,及時解決其入校后的學習、生活困難,防止出現輟學現象。建立管理、教研、培訓、指導網絡,保證隨班就讀工作的常規管理、教學研究、人員培訓,做到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在全縣上下真正形成人人關心殘疾少年兒童,支持殘疾少年兒童教育的良好氛圍。同時要落實“雙線”目標責任制,在縣政府同各鄉鎮簽訂的目標管理責任書中明確殘疾少年兒童的入學率指標,并實行獎懲,同時與直校、農村初級中學、中心校的教育目標責任書掛鉤,在評先評優中實行一票否決制,從而使符合條件的殘疾少年兒童能順利地進入普通中小學,并能留得住、學得好,使殘疾少年兒童隨班就讀接受義務教育的這一主要形式更加規范化。
二、調查摸底、篩查檢測是做好殘疾少年兒童入學工作的基礎
每年新學期開始,特教工作站要在各直校、農村初級中學、中心校摸清招生范圍內適齡殘疾少年兒童的基礎上與縣民政局、縣殘聯相互配合,反復核對,對“三殘”少年兒童進行篩查檢測、登記。同時,從學校師生、鄉村干部、縣有關部門工作人員三個層面廣泛開展殘疾少年兒童入學動員工作,經過幾年的探索,我縣隨班就讀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各校都能積極接受適齡殘疾少年兒童入學。我縣特教工作站還成立了智力殘疾少年兒童篩查小組,在市特教中心領導的幫助和指導下,對縣智力有殘疾的學生開展鑒定工作,確保適齡殘疾少年兒童在普通學校接受教育,真正實施全納教育。
三、“雙卡”管理,跟蹤評測是確保隨班就讀工作成果的核心
在學籍管理上各校健全殘疾學生學籍卡,使用“雙卡”學籍(既有和普通學生相同學籍,又有特教學籍)管理制度。即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可不參加統考,只參與本班的學習測驗,或者在組織考試時因人而異,發給他們不同內容的試卷,切實做到因材施教,把殘疾少年兒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當作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還可規定殘疾少年兒童的就學年齡可根據情況適當放寬,成績達到或基本達到畢業要求者,可發給義務教育證書。在教學管理上各校及時進行跟蹤調查和監測,及時掌握殘疾學生的成長情況,不斷規范、完善隨班就讀學生個性化成長檔案,盡可能完整地記錄他們成長和發展的軌跡,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隨時改進施教方略,防止學生流失。
四、加強研究,科學施教是做好隨班就讀教學工作的保障
通過多年的實踐,筆者認為對隨讀學生的知識教育可提出三點具體要求和措施:其一,同教材,同要求,異進度;其二,同教材,同進度,異要求;其三,異教材,異進度,異要求。同時,學校要配備作風扎實、業務過硬的骨干教師擔任隨班就讀學生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并督促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教師不但在學習上手把手教學生,而且在生活上不厭其煩地幫助他們。針對學生智能低下、性格內向、不與同學交流等情況,教師要進行耐心細致的誘導,帶領這些學生同大家一起玩游戲,參加各種集體性活動,使這些學生逐漸變得喜歡和同學們交流,并在教師的指導下能比較準確地觀察、認識事物。隨班就讀學生的教育應大力倡導差異教學,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分別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等各個環節,降低隨班就讀學生與新知識間的臺階,提高隨班就讀學生掌握新知識的質量,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學習態度,擺脫沉重的心理枷鎖,逐步向良性方向發展。另外,學校還應加大對殘疾兒童隨班就讀的課題研究工作,在創新中求發展。
五、創造條件、配置資源教室是激發殘疾少年兒童學習積極性的平臺
要使殘疾少年兒童在學習上有主動性、有熱情,教師不能采用正常學生所適用的教學方法,而是要針對他們的實際情況,制定個別化教學計劃,在現代化教學手段上做文章。因此,教育主管部門應籌資在隨班就讀生較多的學校中建立資源教室,資源教室要配備綜合健身器、平衡臺、圓形跳床等多種器材,還要有特殊教育方面的專業書籍、教輔資料,并配備電腦、電視機、錄放機、語言學習機等電化設備,配備手工工作臺、學生課桌等基本設備。資源教室的建立,一是能夠為隨班就讀學生提供特殊需要的教育,二是能夠為教師提供特殊教育需求的理論、方法、資料和個別教育的場地,為教師的教學創造“用武的平臺”;三是使其成為學校開展特殊教育的管理中心、指導中心,最終實現學校對特殊教育的規范管理。
總之,對于特殊教育來說,隨班就讀工作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一項重任。作為特教工作者,我們要不斷創新隨班就讀工作的思路,使我們的特殊教育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