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兵
【摘 ? ?要】培養高中學生的自學能力,需要老師運用不同方法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通過這些方法和手段,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使學生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識點,使教師講授起來更加輕松,也使學生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高中繁重的學業。
【關鍵詞】高中數學 ?培養 ?自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067
眾所周知,高中數學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的特點,這使得數學相較于其他學科來說,增加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難度。高中數學并不像語文英語政治歷史那樣可以通過多閱讀,多記憶來提高成績,它不僅需要多練習,還需要嚴密的思考能力和做題技巧等。雖然作為一名教師常常對自己的學生說想學好數學,訣竅是多做題,使勁做題,但我們都知道,只知道一味的死做題是出不了好成績,也是學不好數學的。因此,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我們就需要積極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將當今高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結合起來,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努力提高高中學生的數學自學能力。筆者認為,要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需要培養學生四個方面的能力,即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的分析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下面筆者將分別論述培養這四種能力的重要性,以期得到廣大同行們的指教,并加以豐富和完善。
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老生常談的話相信在任何時候都是不會過時的。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拉扎勒斯等人研究表明,興趣比智力更能促進學生努力學習。由于高中數學任務重、理論性強、邏輯性嚴密、具有很大抽象性、練習多等特點,導致許多高中生對于學習數學產生厭煩和抵觸心理,這樣就更加無從談起自學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了。
針對以上這些問題,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就要深刻反思,怎樣才能克服以上的各種難題,讓學生喜歡數學、愛上數學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采用各種手段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克服曾經那種“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被動教學模式帶來的弊端。例如,在記憶公式時,盡量結合學生生活實際中的一些實物來幫助他們記憶,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興趣,覺得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是有用的,還能加深學生的印象,這樣就不用在課下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記憶,花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好的成效,從而讓老師更輕松,學生也會更開心。還比如一些數學定理十分的抽象,很多學生都是聽完后還處于一種云里霧里的狀態,這時候如果老師還是一味的按照老的套路去講授,必定會大大降低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并使學生產生一種挫敗感。因此,我們可以試著去把一些抽象、難以理解的定理盡量具體化、形象化,并鼓勵學生通過想象力自己去感受并理解其中的奧妙,長此以往,必定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還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當學生拿到一道題目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求他們做的并不是提筆就開始解答,而是要教會他們分析問題,在分析中看到解答時需要面對的一些難題,甚至一道題會有很多種不同的解答方式,那么運用哪一種方式才能又快又好的解答出來呢?這就是考驗學生的分析能力的時候了。分析是把事物分解為各個部分、側面、屬性,分別加以研究的一種方法,而這種能力也是我們認識事物,改造事物的必經階段。要培養學生的這種分析能力,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盡量多給學生回答問題、質疑問題的機會,讓學生在認識一個新定理、新公式、新難題之前,先分析一下這個定理、公式、難題的來源,組成方式等一切可能的解答方式,給他們一些質疑的機會。我們都知道,往往一些新事物的發現都是那些敢于提出質疑的人們大膽創新的結果。同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全局性思維能力,能讓學生在一個學科的學習過程中看到該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緊密聯系,從而使學生對自己所學的整個知識體系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學會從整體上把握自己所學的知識體系。
三、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人類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賴以生存的能力的一種,是處理人際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時,人們所必須依靠的重要能力。高中學生已經處于慢慢成熟的階段,他們在很多事情上都不再依賴于家長和老師,在面對問題時能夠自己做出相應的選擇、對策和決定。但在學習上,他們還是欠缺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數學課堂上,對于一些教師講授的數學定理,很多同學理解的深度還是不夠,很多學生也缺少批判精神和質疑精神,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他們有的會求助于老師,求助于自己的同學,卻很少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來尋求答案。這里所說的獨立思考,并不是要學生不去找老師,找同學解答,而是要求學生在去找老師和同學解答前先自己靜靜思考,考慮各種可能性,因為有時候自己想通的道理往往比別人講授給自己的印象深刻。總之,培養學生堅定不移的探索精神才是重點,要培養學生解答不出問題就誓不罷休的“牛角尖”精神,鼓勵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上勇于創新,勤于思考,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
四、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
高中數學的學習由于任務繁重、邏輯緊密等特點,使得知識點的學習與掌握不僅要靠教師的努力,還需要學生自己在課下進行總結和歸納,才能將知識點消化。同時,學生還要進行大量的練習才能加以鞏固,我們應該教會學生在大量的練習中進行總結歸納,并進行整理,將零碎的每一個定理、知識點、章節等總結成一個大的知識框架,這樣才能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有一個清晰完整的思路,幫助學生用整體的眼光去審視自己高中三年所學的數學知識,這樣也有利于學生在高考數學的復習中有一個全局性的眼光。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是教學成功的最高境界。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葉圣陶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由此可以看出自學能力作為整個教育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往往決定著教育目的和結果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通過在課堂上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不僅能夠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還能使學生在課下更加積極的去主動復習舊知識,預習新知識,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來說,無疑是非常成功的。所以,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我應該更加努力,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資源和力量,來幫助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提高他們的自主探索能力,并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