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迎春
【摘 要】對于小學生來說,愛玩是他們的天性,大多數的小學生即使坐在教室里,可能只用一半的精力在聽課。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怎樣做到把要學的文化知識讓學生有效的接收,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天性。只有了解小學生的特點,才能因材施教,實現教學的預期目標,做到教學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小學語文 天性 因材施教 樂趣 平等交流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002
小學作為學生最重要的學習起步的階段,在課堂上教師不僅需要傳授知識,還要教授學生一些道德觀、價值觀,要教導小學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萌芽階段,不管是識字、組詞、造句還是簡單的寫作都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可以說也是其他課程的基礎。在小學六年的學習當中都是在為今后語文的學習扎地基,所以小學語文非常重要。如何讓學生學好語文,這成了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針對小學生的天性、特點,結合語文教學,因材施教,使同學們更好的、更快樂的學習語文。
一、小學生的天性與特點
(一)小學生的天性
對于小學生來說,好玩、模仿是他們的天性。小學生喜歡模仿父母、喜歡模仿老師以及身邊的同學等等。孩子從出世開始所學的許多東西,不管是說話、走路、使用筷子、開電視機等等,都是靠模仿學來的。小學生好玩、貪玩那是不爭的事實,正常的孩子都喜歡玩。所以在他們覺得好玩的課程當中,他們總是非常積極,例如:勞動課、體育課。
(二)小學生的特點
首先,小學生的想象力十分豐富,雖然是片段式的,沒有系統,在整個小學階段,想象能夠較為正確地反映現實。小學生的思維剛開始是具體的、抽象的,之后隨著學習的增加,會慢慢具有抽象思維的能力。然而,小學生的感知不準確,不能全面反映事物。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上課容易開小差。記憶力強,但是不系統,片段化。
在背誦課文的時候,他們容易背到另一篇文章的內容。其次,小學生精力旺盛、活潑好動、愛玩、意志力比較差,在學習的中,大多時候需要靠外界壓力才能完成學習任務。第三,小學生的進取心強,在學習、生活中體現在總是想要拿第一名,但是自制力卻很差,本該立刻完成的作業,由于貪玩,可能一直完不成。第四,小學生的情感與理智不協調,他們可能因為喜歡一個老師便很認真聽那個老師的課,不喜歡一個老師,那門課的成績可能都不會及格。
二、怎樣將小學語文教學與學生的天性、特點相結合
作為小學語文老師,要想使自己的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一定要注意,結合學生的特點、天性,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對語文感興趣,多方面刺激學生,使學生多方位的學習語文知識。
(一)良好的學習環境
由于小學生愛模仿,其周圍的事物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所以小學生處在怎樣的環境十分重要。作為語文老師不管是課堂上還是課下,都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在學生面前有一個好的形象。另外,老師要給同學們強調在學校的行為舉止,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環境,有利于同學之間形成良好的互相學習風氣。
(二)課堂的趣味性
由于小學生天性好玩和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教師應該注意課堂的趣味性。從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可以看出,教育者、編書者對小學教材趣味性的重視。小學語文教材采用的是彩色印刷,里面的內容、課后習題都比較有趣味性,例如:聯系搭配、畫畫之類的題型。所以教師一定要注意課堂的趣味性。教師上課時用的語句、語調要生動活潑,這樣才能激發同學們對內容的興趣。課堂的形式要多樣化,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音樂、播放動畫、或者給同學們講小故事,以此來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并使同學們對語文產生興趣,認真聽課。
(三)良好的激勵制度
小學生的自制力比較差,雖然他們的進取心強,但是也要有一定的外界壓力來推動他們。基于這樣的現實狀況,對于學生的學習教師應該進行積極的鼓勵。對于小學生不愿意做、不敢做的學習活動,教師要鼓勵他們去做。對于小學生做得非常好的事情應該獎勵。可以建立一定的激勵制度,例如小紅花、積分之類的。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同學可以采取小紅花,對于高年級的同學可以采取積分。
首先確定一定的基礎分,做得好的加分,做得不好的減分。對在一段時間內得分最多的進行獎勵。這樣的做法應該和家長達成一致,學生的積分情況讓家長們了解,獎勵與懲罰也讓家長們參與。這樣能使家長參與到學生的學習生活當中,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與學生互動交流,塑造人格魅力
小學生的學習態度容易受到教師的影響,教師在不經意間的一個眼神、一句話也許便會傷害到學生。在語文教學當中,老師應該了解每個學生,單獨與每個學生進行交流,而且這種交流是平等的。在傳統的教學當中,只有表現不好的學生才會被老師叫去辦公室,但是教師應該平等對待每個學生,要用心了解每個學生的需求,這樣就不會使得學生在學習當中得到不公平的對待。交流不僅只有交談,還可以和學生在課下一起活動玩耍。雖然老師的人格魅力主要體現在課堂上,但是課下交流也是人格魅力的一種表現。當學生喜歡上一個老師,往往表現在上課特別認真。語文老師要通過各種方式塑造在學生心目當中的良好形象,要讓學生喜歡語文老師。
(五)課下任務形式多樣并且具有娛樂性
對于有些小學生來說,完成課后作業總是困難的,其原因在于課后作業機械無聊。教師可以通過增加作業的形式來改變這種情況。例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可以讓他們把看的動畫片里面的臺詞的字每天記住十個,還可以讓他們每天學習一個和大人聊天時出現的詞語等等,這樣的作業較為有趣。學生自制力較差的問題,可以與家長溝通,由其監督學生完成作業。在課下,還可以組織同學完成小組作業,例如每個月去一次敬老院,每一周學會唱一首兒歌、排練話劇等等,這樣也有利于同學建立感情并且關愛他人。
小學語文教育十分重要,它是一個人學習的基礎。怎樣讓小學生學好語文,是每一個語文老師都應該解決的問題。教師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天性、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做好一個語文老師不僅僅是傳授書本知識,更是讓學生能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明白學習是一件簡單的有趣的事情。另外,小學生的學習不僅僅是書本知識,在人與人的交流中、在平常的生活中都是在模仿學習對他們有用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