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
【摘 要】新課標環境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采用情境體驗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的促進初中地理教學質量的提高,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傳統的地理教學中,相對于其他學科,地理教學內容比較枯燥,教學模式又比較單一,學生主要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學習地理。實踐證明這是一種低效率的教學模式。情境體驗教學的運用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大大提高了地理教學的質量。文章中主要闡述了初中地理情境體驗教學的重要性以及相關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地理;情境體驗教學;策略研究
新的教學大綱要求,學校應該著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對于初中教學來說,情境教學模式的運用豐富了現有的教學方法,同時還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在情境體驗教學模式下,學生充分的展現了其對初中地理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情境體驗教學比較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主動的學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高了初中地理教學的效率,提高了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情況。
一、初中地理情境體驗教學的重要性
新課改環境下,情境體驗教學促進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改變,提高了初中地理的教學質量。情境體驗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某種教學情境的創設,并在所創設的情境中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促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情境之中,對情境進行體驗,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模式。
1.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情境體驗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從某個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初中地理教學方式。傳統地理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主要以理論知識的講解為主,再加上地理知識比較枯燥,進而降低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影響了初中教學的質量。教師可以從情境體驗教學中探索出新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學質量,同時,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情況也會因此獲得較大程度的提升。
2.促進開放性教學
在初中地理情境體驗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初中地理的教學模式逐漸趨于多樣化,在教師適當的引導下,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情境體驗教學模式與其他教學方式的有效結合為師生之間的互動提供了一定的前提條件,能夠促進師生之間融洽關系的建立。情境體驗教學模式與多媒體的結合為初中地理教學提供了一定的便捷,相關動畫的制作有助于學生對特定地理知識的理解,以山谷風的形成為例,制作山谷風形成的動畫有助于學生理解山谷風的形成。初中地理教學在使用情境體驗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初中地理情境體驗教學的策略
情境體驗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有效的提高了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提高了學生主觀能動性,他們在地理課堂上的積極表現,促進了其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1.創設相關情境
(1)情境體驗教學模式下的初中地理教學,主要以教學內容為教學的重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提出的任何問題、開展的任何活動都應該是緊緊圍繞著教學內容而進行的。情境體驗教學模式下,教師應該在課前設置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等形式來對問題進行探討,課前問題的設置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的運動,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實現情境體驗教學與多媒體的結合。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已經逐漸趨于成熟。情境體驗教學環境下,多媒體技術的引入有助于情境創設。
2.選擇合理的情境體驗教學語言
初中地理情境體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課堂語言的選擇。課堂語言也是情境創設的一部分,對學生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實際的講解內容來選擇使用的語言,不同語言的運用對學生的激勵不同。教師盡量創設平等的交流環境,在交流的時候,不單單要發揮主導者的作用,還應該扮演好一個傾聽者的角色。
3.激發學生參與情境教學的積極性
情境模體驗教學模式下,調動學生積極性是開展情境體驗教學的基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促進學生積極的參加到所創設的情境中。
三、總結
總而言之,新課改環境下,情境體驗教學已經逐漸適應了初中地理教學課堂,為初中地理教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情境體驗教學能夠有效的活躍初中地理課堂,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情境體驗模式作為初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手段,能夠提高學生將地理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實踐能力,還有助于提高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地理知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初中地理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馮峰.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課堂快樂—試論初中地理情境體驗教學[J].新課程學習,2014:168.
[2]于燕華.關于初中地理情境體驗教學方案相關探討[J].神州,2014:189.
[3]朱春文.初中地理情境體驗教學的策略探析[J].新課程學習,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