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儉
【摘 要】優良班風旨在通過完善班級制度,樹立班級目標,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使學生在班集體中自覺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形成良好的養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安全教育,師生齊心協力共同發展讓管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班級制度;確立目標;集體榮譽感;養成教育;言傳身教
班風是指再在班級中起主導作用的風氣,體現了班級成員的共同精神風貌。良好的班風可以使差生轉變為好學生,班風不正也可以是好學生變壞。俗話說得好:“兩勤夾一懶,想懶不得懶;兩懶夾一勤,想勤不得勤”。班風對教學質量的影響是明顯的。積極、健康的班風,能夠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一個班的班風應該主要包括:優良的學風、文明禮貌之風、自覺紀律、正確輿論之風、團結友愛之風、積極進取之風等。樹立良好的班風是最有力的集體輿論,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對全體同學起著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優化育人環境、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它往往比規章制度更具有約束力,他能不斷的指導和調節學生的行為方向,激勵其榮譽感和自豪感。可是優良的班風怎樣才能形成呢?下面是我做27年班主任的幾點體會:
一、完善班級管理規章制度
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班主任一人很難獨撐局面,必須充分發揮班委會的作用班干部是學習的標兵,是學生中做人做事的表率,是榜樣的具體形式。以《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準則,跟據我校的文明班評比標準和學校的各項管理體制,及時制訂出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級管理制度。我首先是組織全班同學展開大討論,制定班級文明公約,值日生制度,考勤制度、獎勵制度等,通過“班級法律”即班級的各項規章制度來規范學生。努力營造一個制度環境、規則環境,讓學生在這一環境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地把自己的思想與言行統一到制度的軌道上來,特別是一年級的小同學反復學習這些規章制度,形成強烈的規則意識。各項規定應要求明確、寬嚴適度、切實可行,應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和教育教學規律。
二、樹立奮斗目標好與學生良好合作
良好的班風是學生的健康成長的有利保證,是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必要條件,培養良好的班風是班級管理和教育教學管理的關鍵環節,抓好班風,首先要讓學生有理想,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因為有了理想和奮斗目標,就會產生強大的動力,就能把大家吸引到集體中來,產生積極向上的熱烈愿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共同奮斗中逐步形成堅強的班級集體。要是一個班級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學生就會因看不到前進的方向而滿足于現狀,于是,懶散、不思進取以致無事生非。所以確立班級理想,即確定班級奮斗目標,給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班主任一的一言一行,人格人品對學生更是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要帶好一幫思想既單純又復雜,既有主見又沒主見的孩子,班主任就應該做好典范。比如班級大型活動,班主任熱情投入其中,想方設法努力與同學們一道去共創佳績。班級受損,班主任要勇于承擔責任,不能一味地責備學生,相反還應鼓勵或正確引導。例如我經常為一年級班學生掃地上的紙屑,放窗簾等讓同學們認真學習,彎彎腰,動動手,擦一擦,拖一拖,學生會看在眼中,自然會潛移默化。切忌亂批評指責,然后指手畫腳一番。班主任要從心底愛這個家,愛這個家中的每一個成員。
三、培養集體榮譽感
培養學生樹立集體主義觀念是培養優良班風的關鍵。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總不能僅僅指望通過對學生的一個一個的教育去完成,這種教育只能事倍功半。實踐證明:一個個人利益很強的學生,到了一個集體榮譽感很強的班級里,不久他就可以變成一個自強不息的學生。這就是集體的作用。由此可見,具有集體主義觀念的班級對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有多么大的意義。
四、抓好養成教育
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促進優良班風的形成。小學教育階段是對學生道德情操,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形成進行教育的最佳時期,也是為他們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形成正確的政治態度奠定基礎的重要時期。而這一時期的學生,他們的感性認識強于理性認識,書本知識多而實踐體驗少。抓好養成教育,有易于聯系實際,可查可比可看的特點,富有吸引力,學生易于接受,容易使他們成為具有社會公德、文明行為習慣、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了,優良的班風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關心愛護學生特別是中后生,主要還是多次找他們談心,善意理解他們,高興接受他們,幫他們分析情況,必將促進中后生的進步和發展,最終形成濃厚的班風、學風,真正做到每一成員都有班集體的強烈歸屬感。對于所有學生,班主任都要大力采用激勵教育。使學生受到激勵和鼓舞。對于成績退步的學生及時找他們分析情況,糾正不足。對于犯了錯誤的學生,那怕是很小的錯誤,也要及時教育,消滅一切不良源頭。激勵教育是師愛的傾注,師愛既是積極的情感,又是一種教育的力量和手段,老師贊許的點頭、期待的目光、會心的微笑都表現出對學生的愛。對歧視差生,欺負弱小等現象進行批評教育。尊重學生,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平等和諧相處。
五、重視主題班會,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每周重視主題班會的召開,解決班上新出現的一些問題。利用開展主題班會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最好的途經之一。因此,我一向重視開展主題班會活動。班會課是德育的主陣地之一。在班會課上,我認為班主任應該圍繞著特定的主題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心理教育、競爭意識教育,目的在于促進正確的班集體輿論形成,推進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形成。在學生中實現更廣泛的思想交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養良好班風的必然要求。所以我盡量在班會和平時注意進行學生的有關心理方面的教育。特別重視健康,安全教育。讓學生學習到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意識。
六、促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促進后進生的轉化
培養良好的班級風氣,應該貫穿在各種活動中。要有目的地開展各種活動,對此既要明確、又不能放松。這里的活動是指有目的明確、針對性強、對學生健康成長有意義并起“積累”作用的活動。班主任要明確地認識到,有活動才有集體,有健康積極的活動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風。開展活動可以給學生影響和鍛煉,使學生通過活動受教育通過活動得到鍛煉,又使學生進入積極進取的狀態,因為在活動中才能調動學生的上進意識,競爭意識,才能使學生展露個性的特點和才華,才能形成集體活躍的氣氛。同時,在活動中使學生學習處理人際關系,學習適應社會的本領,增強他們的適應性和實干精神,使他們的能力得到提高。一個班級總會存在一些后進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后進生體驗成功的快樂,讓他們也有發揮優勢的平臺。
七、班主任和課任老師齊抓共管
班主任在學生中率先垂范,以身作則。班主任雖然是班級的主要管理者,但其他課任老師對班級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因此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應把“單兵作戰”變為“多兵種協同作戰”。
總之,班風好了什么都好。優良的班風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培養良好的班風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無小事,必須從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抓起。作為一位班主任,要想方設法,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做一個負責的班主任。要經過班主任采用各種措施精心培養和全體學生及相關老師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