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寬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我國教育有了質的飛躍。不僅強調以創新為主,更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培養學生的全面綜合能力。在傳統教學理念中,大多數教師都是以知識和結論為主,“填鴨式”教學模式,老師在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學生的思路往往被教師牽著走,讓學生沒有問題可問,嚴重缺乏問題意識。針對目前教育來看,素質教育成為當前教育教學的重要目標,然而創新就是要在問題中體現,因此,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關鍵詞:高中數學;問題意識;教學策略
隨著課程的改革,高中數學有了一定的難度,在高中學習中,大多數學生認為數學很難學,甚至還沒接觸就產生了恐懼心理。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必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對疑點、難點進行大膽提問,及時發現問題,加深對問題的理解。簡單地說,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發現問題,沒有疑問,何談學習。然而,在數學學習中,針對疑難問題我們要善于提問,善于發現,而不是只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盲目地學習,學習效率也不會提高。
一、數學問題意識的含義
簡單地說,問題意識就是通過大腦的思維對事物間接反應的過程,問題就是指大家不理解、捉摸不清的一些疑點。我國教育家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币簿褪钦f在學習中我們不思考,人就會被知識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學習,就會因為疑惑更加危險。在數學教學中,及時發現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在數學中發現問題,不僅可以及時地解決,同時課加深學生對數學的理解。除此之外,問題意識不僅推進了學生的積極思維,同時也是學生探究發現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數學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在開拓學生思維的同時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加強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而老師才是課堂的主體,這樣的教學觀念不僅學習效率提高不上來,學生也會漸漸地失去興趣。目前的教學課堂,學生的學習思路往往被教師牽著走,總是在教師的啟發下被動地學習。在課堂上,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我一遍又一遍地講,為什么學生還是聽不懂,不理解?在教師的觀念中,認為自己把問題講得足夠清晰,學生就應該能理解。而實際上,在學習中,教師應該正確地引導學生,多留給學生一些時間,而不是滿堂灌,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針對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在課堂上詢問老師,老師再給予講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數學,更輕松地學習數學。
三、淺析數學問題意識的策略和方法
(一)讓教師樹立正確的數學問題意識
現在的課堂教學,教師問、學生答的現象普遍存在,甚至在學生答錯的時候老師會叫別的學生來解答或者老師來講解,這樣完全沒有啟發學生的思維,學生完全局限在教師制定好的教材內容中,完全處于被動狀態,這樣學生很難主動學習,也不能及時發現問題,更談不上有問題意識。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必須正確地引導,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為學生在數學問題意識上提供有利環境
學生的學習受環境的影響,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對學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謂環境,就是某個人在進行某件事時所處的情境,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學習行為的一種情境。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必須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平臺,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大多數人認為學生只要在課堂上多問幾個為什么就能達到問題意識的培養,這種教育觀念是不正確的。教師對學生提問的時候,要讓學生有足夠的思考空間,或者以相互討論的方式自行解決問題,而不是總以老師為中心,讓老師給予講解。更重要的是,教師提出的問題必須要有針對性,必須針對現在教學的關鍵點進行提問,在設計問題的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適當地進行提問。讓學生在問題中進行自我思考分析,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四、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在當前教育模式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讓學生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還能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倡導“以學生為中心,以老師為輔”的理念,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所以,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極其重要。
通過對學生進行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不僅改變了傳統教學觀念,同時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有所開拓,讓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不再產生恐懼心理,輕松地面對,在課堂學習中,對數學充滿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韋崇裕.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和提問能力的研究:課堂教學中學生發現問題與提出問題的能力培養與訓練[J].新課程·中學,2014(5).
[2]楊玉琴.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18).
[3]陳志強.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4(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