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富國
【摘 ? ?要】近幾年,考試命題由考察單一知識向考查學生綜合能力轉變的趨勢,注重基本知識的考察,在此基礎之上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考題也形式多樣,立意新穎,構思巧妙。在這樣的趨勢之下,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多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能力。引導學生在平常學習中夯實基礎,反復練習,鞏固提升知識和能力;在考試中要調整好心態,認真審題,仔細答題,靈活的應對難題,掌握一定的應試技巧,輕松的應對考試,超常發揮,取得優異的成績。
【關鍵詞】高中數學 ?應試 ?態度 ?基礎 ?練習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3.111
分數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雖然我們并不把它作為對一個學生評價的唯一標準,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它是重要的考察內容。學生辛苦努力的學習三年,最終要在高考中檢驗,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只有裝備好自己學生才能笑到最后。
在學生考試中往往會出現這么一種情況:平時的學習成績不錯,但是一遇到考試總是考不出理想的成績,特別是面對高考這個對學生一生都有著重要影響的考試時,更是容易發揮失常。究其原因還是學生沒有掌握有效的應對方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學習應對考試,從心里到能力全方面的裝備自己,提升學生的應試能力。
一、放下壓力,調整心態
很多學生在考試前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一是非常的焦慮、緊張。即使做好考前復習,準備充足的情況下還是會出現這種現象。二是過分的要求自己,一定的達到某種成績。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成績較好或者是成績正在上升期的學生中。三是輕視考試,認為考試非常的簡單,這種情況較少見,屬于個別情況。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面對這幾種類型的學生,分析總結原因。大體是因為學生沒有正確的對待考試,沒有正確的認識自己,沒有自信心造成的,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對癥下藥。
(一)正確對待考試
考試是對學生學習的檢驗,同時也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考試并不是為了給教師、家長訓斥學生提供一個途徑,而是為了幫助學生意識到最近學習中存在著的問題,及時的發現問題然后才能改正進步。很多學生就是將考試的目的理解錯了,將重點放在分數上而不是分數表現出來的問題上,因此在很多學生的心中,考試是一件極其恐怖的事情,自然就產生了畏懼的心理,在一開始就膽怯了,怎么會有好的成績。教師在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考試的目的,樹立正確的考試觀。
(二)正確認識自己
很多學生缺乏自信心,在考試前過度的緊張,總是感覺自己還是沒有準備好,甚至自己就不認為自己會取得好的成績。學生都不相信自己,就很難取得良好的成績,當學生成績不好的時候,學生就會說,“你看果然我沒有考好”,從此惡性循環。因此,教師要時常鼓勵學生,幫學生看到自己的可能性,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意識到一步一腳印的完成學習任務后,就能夠獲得回報,取得滿意的成績。一些成績較好或者是正處于成績上升期的學生往往對自己的要求過高,或者是急于進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沒有辦法安心的答題、冷靜的思考,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要幫助學生定位,不要急于求成,要腳踏實地的學習。
二、重視基礎,認真仔細
(一)夯實基礎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傳授,幫助學生意識到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在考試中,百分之八十的內容還是學生平時常見的,相對簡單基礎的知識。掌握好基礎性知識至少能夠得到大部分的分數。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將知識點講解清楚,教會學生如何利用知識解題,掌握基本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例如在立體幾何教學中,將幾何體的性質教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熟練的運用各種性質論證;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讓知識點能夠熟練并且清晰的呈現在學生腦中;將基本的題型總結介紹給學生,幫助學生舉一反三,學會運用知識。
(二)認真審題
審題也是考試過程的重要環節。很多學生在審題時大意馬虎,或者是為了節省時間便一掃而過,這樣往往會忽略重要的條件或者是沒有按照要求作答,不僅得不到分數還浪費了時間。審題是發現解題方法的前提,解答問題是從審題開始,沒有仔細的審題學生便容易走進出題者布置的陷阱。命題者一般會從容易混淆的概念、容易忽略的條件、容易出錯的方法這幾個方面設計陷阱。因此學生在審題時需要注意:一是把握概念的本質。數學概念一般是空間、數量和屬性的反映。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對概念的解釋與辨析,幫助學生在審題時保持清晰的頭腦。二是要使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出題者在陳述問題時,往往會先給出背景,再慢慢敘述,在其中隱含了很多關系復雜并且能夠使用的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讓學生能夠看到題目中包含的條件,加強學生抽象思維的訓練,讓學生能夠及時的分析概括題目。
(三)耐心檢查
沒有人能夠在考試過程中做到零出錯率,學生往往會因為緊張、疏忽或者是筆誤出現一些問題,而檢查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考試過程中,學生要盡量的留出一點時間進行檢查,看看是否存在著計算錯誤,有沒有正確的運用解題的方法等。當然學生并不能一味的依賴檢查,在考試過程中馬馬虎虎,丟三落四,時間一旦不夠,沒有檢查的機會那樣一切的努力就白費了。
三、反復訓練,提升能力
(一)鞏固知識,反復訓練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練習的作用。孰能生巧,通過反復的練習,學生才能熟練的掌握知識點,檢查自己存在的問題,學會解題和思維的方法。知識存在腦中是死的,只有拿出來運用,學會運用才能成為活的。平時課上課下的練習就是考試的演練,學生要正確的對待每一次練習,將練習當作真正的考試對待,在練習過后及時的糾錯,認真地聽教師講解,爭取做到做過的每一道題目都能夠熟練的掌握。這樣學生才能更加自信的坐在考場中,胸有成竹的答題。
(二)靈活應對難題
學生在考試中勢必會遇到較難的題目,自己難以解答,教師要交給學生正確的應對技巧:在面對自己不會的題目時,首先不要驚慌失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不會做的題目也有一大部分的同學沒辦法解答;面對難題可以先略略地放下,將自己會做的題目做完在回過頭來處理這道題;冷靜的思考,搜尋掌握的知識點,看看自己是否做過相似的題目,有沒有能夠借鑒的方法。即使最后還是沒有辦法解答,那就將自己會的幾步寫在卷子上,得到一兩分的步驟分即可。面對難題,學生要學著靈活的面對。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是為了讓學生最大程度的得到分數,將自己掌握的知識發揮出來。在應試中,讓學生保持一顆平常心,只要做好了平時的學習和練習工作,在考試中認真審題、冷靜答題,學生就能夠取得滿意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