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瑞蘭
摘 要:近年來,在新課標的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學方式和要求有了很大改變。體育作為初中生必修的一門學科,在初中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除了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促使學生調節身心、緩解壓力,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因此,如何創新初中體育教學方式,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值得初中體育教師深入思考和探究。本文就初中體育教學方式的創新提出若干意見,以期能給初中體育教學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體育;創新教學;教學質量
在新課改教學模式不斷更新的背景下,文化課課程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初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加上日益嚴峻的升學競爭,使得學生投入了較多的精力在學習上,進而忽視身體素質方面的鍛煉。而以往初中體育教學,又常以教師傳授為主,忽視學生的真正需求,導致大部分學生上課期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等現象。這樣的情形,十分不利于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因此,努力創新初中體育教學方式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以下就初中體育創新方式做出探究,以供參考。
1.創新體育課程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體育活動太過簡單、枯燥是導致學生不熱衷體育學習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盡量滿足其個性需求進行教學,并且不斷創新體育教學內容,來豐富其體育生活,進而從根本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當中。
例如,在開展教學之前,教師可根據班級男女比例進行針對性教學,并且結合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創新教學內容。如果女生偏多,可以選擇一些健美操、花式跳繩、瑜伽等項目;如果男生偏多,則可選擇一些籃球、羽毛球等項目;如果男女比例不相上下,則可選擇綜合性質的體育項目進行教學。或者,教師還可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為學生展示相關的體育動作或體育明星、運動歷史等,以此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及掌握更多的體育知識,從而促使學生體會體育教學的魅力,更加積極地參與學習,有效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2.合理開展體育游戲,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大部分初中年齡階段的學生仍然具有愛玩的心態,且還伴有一定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初中課程學習。因此,教師應善于利用體育戶外上課的特點,適當地開展一些體育游戲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以及根據體育項目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式探究學習,進而在游戲過程中以及自主式探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身心放松,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教師首先將學生進行分組,并向學生講解比賽內容,包括比賽主題、比賽規則、懲罰制度等方面。同時,在講解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可稍微調整自己的言語方式,盡量保持風趣幽默,描繪生動形象的話語特點,讓學生切實感受游戲的樂趣。而比賽主題則可選擇以自然中最為常見的青蛙跳遠等動作進行路程為30米的接力比賽,隨后根據每組比賽時間的長短分出勝負,并且由贏方決定輸方的懲罰形式。或者,從另一個方面啟發學生進行自主式探究學習。比如,在籃球的傳球教學中,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可采用引導、點撥、提示等方式進行傳球教學,進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能,使得學生從被動學習轉換成主動學習,有效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
3.加強師生互動式教學,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提高教學質量
傳統教學中,師生之間交流甚少,由于部分教學過程常以教師講解為主,無法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對體育知識不感興趣,甚至還會從內心畏懼教師,進而疏遠師生之間的關系,降低學習質量。因此,教師應通過各種方式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
例如,在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比如,在羽毛球練習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比賽。同時,在比賽前教師先示范打球技巧、要領等,之后在學生比賽的過程中,根據每位學生的表現了解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必要時,可對個別學生進行輔導,并再次詳細講解動作技巧。另一方面,教師也可通過問與答的模式來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提高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整體提升學生的體育素質及課堂教學效率,有效保障初中教學質量。
總的來說,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努力轉換教學理念,不斷創新和優化體育教學方式,最大限度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同時,通過創新體育課堂教學內容、開展體育游戲、加強師生互動等方式,不斷豐富學生的體育教學活動。從而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有效提高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及初中整體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