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和龍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當前語文教師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而通過分層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課堂學習中的主體意識。
關鍵詞:分層教學;小學語文;應用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通過教育教學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已經成為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這也是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而培養學生的課堂學習中的主體意識正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尤其是小學語文這門學科,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的教師,不但要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同時還需要培養學生各項基本能力,促使學生得以全面發展。由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的應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因材施教,進行合理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應用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充分掌握課堂中的各個環節,而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上課之前進行分層備課。要進行有效的分層備課,教師應掌握兩點,首先就是把握好語文教學內容,也就是“教材”,其次就是把握好學生,而這就是“人才”。把握“教材”就是對所要教學的內容深入了解。當然,重要的是把握“人才”,這就需要教師對本班的學生進行一個深入了解,充分把握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只有如此,才能針對學生的差異采取相應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如此才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并且,教師在分層教學應用的過程中,應明確自身的引導作用。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以及學生的知識水平,以此為主要參考,為學生設計相應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唯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得以顯現,從而培養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意識,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語文的學習,從而強化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多層互動,進行有效分層教學
語文教學的主要途徑就是課堂教學,故而為了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水平,真正成為語文課堂活動中的主人,教師應通過多層互動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活動中的主人。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可復制的,他們都或多或少存在著差異,故而,實施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多層互動的應用。語文課堂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故而只有多層互動的教學才能讓每一個學生在資源共享中語文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也只有通過多層互動的層次教學,才能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從而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具體而言,就是教師應對全班學生進行一定的了解,然后根據學生的長處與短處進行歸類,對這些學生科學地進行分組。比如在一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一些朗讀能力好的學生與閱讀能力強的學生劃分到一個小組中去,讓這些學生針對這篇文章進行相應的學習。如此一來,不但讓這些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水平,取長補短,從而與同學分享自己的長處,補足自己的弱項,同時充分明確了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體現了分層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的大進程中,推廣分層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主體意識,進而帶動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對分層教學的應用不斷地實踐與研究,重復學生的個性,從新時期學生的特點出發,制訂學習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充分發揮分層教學對學生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月蘭.新形勢下多媒體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科技縱橫,2014(06).
[2]齊向偉.張揚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J].硅谷,2009(05).
[3]孫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淺探[J].考試周刊,2014(5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