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亭
【摘要】為了將對學生的品讀鑒賞詩歌的能力落到實處,在設計中結合詞作特點,采用比較閱讀法和聯想、想象法,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婉約詞作的特點,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婉約詞;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詞別是一家”是蘇教版必修四第三專題第二個板塊,繼板塊一“詩從肺腑出”而來,選擇了四首婉約派詞作,代表著一代文學之盛的宋詞,或蘊藉含蓄、典雅秾麗,或疏放恣肆、酣暢淋漓,使我們情志向往。本設計的教學目的是要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運用比較法和聯想、想象法,認識意象、感悟意境、品讀情感、享受美感,進而理解婉約派詞作的獨特藝術魅力、提高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一、重點
體悟婉約詞的意境和情感,領會詞作者創意抒情的獨特風格。
二、難點
培養學生運用比較法鑒賞詞作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板塊解讀,導入新課
我們學過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學生試背這兩首詞)。而我們今天要學的這一板塊的四首詞都屬于婉約詞:李煜《虞美人》、晏殊《蝶戀花》、柳永《雨霖鈴》、李清照《聲聲慢》。
(二)整體感知
“生離死別”是文學作品中傳唱不衰的主題,是斷人心腸又讓人欲罷不能的永恒話題。“相見時難別亦難”,一個“難”字道出了生離死別難以言盡的意味!本板塊的《蝶戀花》《雨霖鈴》吟出了“生離”的凄涼與不舍,《虞美人》《聲聲慢》則道出了“死別”的沉重與傷痛。四首婉約詞同中有異、異中有同,《蝶戀花》是從女子視角蘊藉含蓄地描寫了生離后的相思之情,而《雨霖鈴》則是從男子視角酣暢淋漓地綻放出別離時的難舍難分之情;《虞美人》是李煜的絕命詞,傳達了亡國之君對故國的刻骨銘心的思念,《聲聲慢》是李清照一世悲情的寫照,映像了無國無家者對故土和亡夫的痛徹心扉的追憶。
我們主要運用比較法來解讀本板塊四首婉約詞作的意境、情感以及詞作家所運用的藝術手法。
(三)比較鑒賞“生離”詞:《蝶戀花》《雨霖鈴》
1.詞人介紹(學生介紹,教師補充,多媒體展示):
晏殊、柳永:北宋婉約詞人。
晏殊一生富貴優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臺、花前月下,筆調閑婉,理致深蘊,音律諧適,詞語雅麗,為當時詞壇耆宿,代表詞集《珠玉詞》;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業詞人,而且是大量創作慢詞的第一個詞人。其詞作多描繪城市風光、歌妓生活、羈旅行役、下層市民生活,善用民間俗語和鋪敘手法。
2.誦讀、感悟:(1)聽音樂:《雨霖鈴》;(2)情境誦讀。
3.運用比較法,品味情感:
問題一:兩首“生離詞”都抒發了離愁別緒,情感有什么具體不同?(生交流討論后明確)《蝶戀花》抒寫了分別以后綿綿不盡的相思之情,而《雨霖鈴》抒寫了離別時痛徹心扉的難舍難分之情。
問題二:《蝶戀花》中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和難眠體現在哪里?請找出詩句理解。明確: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從動作、愿望兩個角度來展現:“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而望不到心愛之人;“欲寄彩箋兼尺素”,卻因“山長水闊知何處”而無法寄出。
問題三:《雨霖鈴》分別時、分別后的情狀各是什么,其難舍難分之情體現在哪里?明確:(1)分別時的情境:冷落凄清——寒蟬凄切(時節)、對長亭晚(地點)、驟雨初歇(天氣);分別后詞人想象中的情境:孤寂落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今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2)難舍難分之情則體現在: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多情自古傷離別。
(四)比較鑒賞“死別”詞:《虞美人》《聲聲慢》
1.詞人介紹(學生介紹,教師補充,多媒體展示):
李煜:南唐后主,“詞帝”,“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惜薄命作君王。”其詞大體以南唐滅亡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詞以描寫宮廷逸樂生活為主,風情綺麗,清靡婉轉。后期詞則多追憶往事,傷懷故國,風格沉郁蒼涼。
李清照:宋代婉約派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清麗其詞,端莊其品。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嶺。少歷繁華、中經喪亂、晚景凄涼是其一生的寫照。前期詞多寫大家閨秀的生活情趣、閨怨離愁;后期詞一改其前期清麗柔媚的詞風而充滿了哀婉凄涼,多寫其悼亡之悲、故國之思和亡國之痛。其詞自成一家,被稱為“易安體”,今有詞集《漱玉詞》傳世。
李煜與李清照又因詞作本色、不露痕跡的語言而并稱“二李”。
2.誦讀、感悟:
(1)聽音樂:《虞美人》;(2)情境誦讀。
3.運用比較法,品味情感。《虞美人》《聲聲慢》傳達了一種與故國或與親人“死別”后物是人非的沉痛情感。兩首詞作都提到了往日時光,且往日在兩位詞人的記憶中都是美好的,能說說兩位詞人對往日的態度具體有什么不同嗎?(在《虞美人》中,詞人愿意回憶往事嗎?在《聲聲慢》中,詞人愿意回憶嗎?)
明確:《虞美人》中,詞人不愿回首。如“春花秋月何時了?”“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不愿回憶又不得不回憶。《聲聲慢》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詞人要回憶,要尋找卻找不到,結果只能是“凄凄慘慘戚戚”。
(五)總結婉約詞派的特征
(學生思考后明確)多寫男女愛情,離愁別緒;語言含蓄、婉約;情調凄涼。
四、反思
為了更深入地體悟婉約詞的意境和情感,領會詞作者創意抒情的獨特風格,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的補充是必須的。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最直接的是提供給他們一些鑒賞方法,而比較閱讀法無疑是很具操作性的方法之一。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