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子剛
摘 要:探討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杜絕死氣、沉悶的化學課堂教學,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化學課堂的主人。
關鍵詞:新課改;信任;學習興趣;自主;合作;探究
每次開化學教研會,大家總感覺現在的新課難教,講少了怕學生“聽不懂”,講多了學生“消化不了”,化學課時少,任務重,練習、試題綜合性太強,難度較大,導致老師牽著學生走,學生被動接受。讓很多學生覺得高一化學比物理難學。如何讓學生走出高一化學難學的怪圈,成為化學課堂的真正主人,這應該是我們每位化學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在多次校化學組的教研活動中我們不斷總結,不斷創新,多次舉行觀摩課及公開課教學比賽,讓老師從課堂中解脫出來,讓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學生在活動中成長,老師在改革中發展。
一、正確定位,師生互動,充分信任學生
傳統的課堂,過分地強調了老師的重要性,過分強調接受性學習,而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性。老師生怕學生不會,上課面面俱到,學生在課堂上只是疲于記筆記,被動地接受,沒有思考的空間,老師教得累,學生學得也很累。有時老師也提問題,但多半是自問自答,怕學生回答不上來誤時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滿足于自身的精彩演繹,經驗的傳授,而忽略了學生作為主體的感受。表面上看課堂有聲有色,井然有序,但課后學生對知識消化不了,容易忘卻,運用更困難,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聽見老師說這個問題我都說5遍了你還不會,主要原因是學生參與程度低,印象不深。時間一長學生思維固化,不會主動學習只能被動接受。所以失去信任的課堂,必將是沉悶沒有朝氣的課堂,看不到課堂的生成,缺少“師生”“生生”之間思想火花的碰撞,教學效果較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相互信任,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充分體現,學生把學習建立在自身的愿望需求和對社會的責任感上,自然更加努力。在整個過程中,老師只是引導者,協助學生共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給學生即時評價,適當的鼓勵。由于充分的信任,學生上課很放松,思維敏捷,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積極性高了,課堂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有效課堂導入、實驗教學,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
1.精心設計課堂導入,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例如,在講到過氧化鈉性質時,表演“滴水生火”的魔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得學生愿意主動去探索新知。講到乙醇這一課時,可以和學生一起吟誦:“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學生感覺很親切,投入欽佩的目光。化學課堂融入了文學的氣息,也體現了化學老師的文學素養,學生很喜歡,課堂很容易被活化。
2.運用實驗教學,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化學學科的魅力。例如,在做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分組實驗時,有一位學生突然發現在燒杯內壁附著一小塊黑色物質,便問這黑色物質是什么?此時可以抓住學生好奇心引導學生去探討實驗中可能會產生什么樣的黑色物質?學生很快會想到是氧化銅。氧化銅是怎么產生的呢?原來是有一部分氫氧化銅分解得黑色的氧化銅。看起來問題好像解決了,就在這時有一個學生舉起燒杯展示得到的是紅色的物質,而不是黑色物質,很多學生都涌了過去。那么紅色物質又是什么呢?一個學生回答可能是銅。我追問為什么是銅?紅色物質可能是鈉與水反應產生的氫氣還原氧化銅而產生的單質銅。我表揚了他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深入的思考能力,并鼓勵他課下可以去深入研究一下,紅色物質還可能是什么?并提供了一些相關信息。沒想到他一段時間后交給我一份很翔實的實驗研究報告,里面有他在實驗室做得十幾次實驗情況。并根據自己的實驗和有關銅的知識,對紅色物質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得出了紅色物質可能是Cu或Cu2O。在他的實驗中有猜想,有假設,有實驗探究過程,還有結論和評價。我沒想到學生的動手能力會這么強,也沒想到一次小小的鼓勵能使學生有如此大的動力和興趣。所以我想在教學中能讓學生做的自己絕不代勞,偶爾一個激勵的眼神都會很大程度改變一個學生,讓他們逐漸變得自信而陽光。
三、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科學創新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課堂的生成等都是以問題而逐漸展開的,提問之前要備教材,備學生,什么樣的問題適合什么樣的學生回答都要有所選擇,問題要有側重點,問到學生的知識薄弱點或易混淆點,造成學生已有知識不能解決新的問題,已有知識和新知識的強烈思維碰撞,促使學生積極去質疑問難、探索求知,構建新的知識體系。傳統的化學課堂教學重視的是知識和經驗的傳授,忽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使學生很少提問題、很難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課堂教學必須要改變這一現狀,就是需要教師創設一種問題情境,使學生處于急切想要解決問題的困境中,進行創造性的思維活動,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能夠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探究性的思維獲得有效發展。問題意識得到加強。例如,我在講到醋酸滴到氫氧化鈉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比較時,有一位學生站起來問我,醋酸滴到氫氧化鈉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有幾種可能?這個正是我想要求學生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對于初學者很難,首先要找幾個特殊點搭好橋,化解難點,醋酸滴加到氫氧化鈉溶液過程中幾個特殊點,醋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恰好中和點:c(Na+)>c(CH3COO-)>c(OH-)>c(H+),醋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至中性的點c(Na+)=c(CH3COOH)>c(OH-)=c(H+),醋酸與醋酸鈉等濃度等體積混合點(電離大于水解)c(CH3COO-)>c(Na+)>c(CH3COOH)>c(H+)>c(OH-),先把這幾個問題解決,總的問題也就解決了,在我的引導下學生討論發現醋酸滴到氫氧化鈉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順序有七種可能,酸性三種、中性一種、堿性三種、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分析得出正確結論,思維發散,探究創新思維得到鍛煉。在課堂上由學生圍繞設置的問題自由討論發表意見,尋求解決方案,從而獲取新知識。這樣做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主動去思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共同探究的精神。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課外可以成立化學實驗小組、化學競賽小組、微課小組,組織學生定期進行巢湖水質情況的檢測并提出良好的治理方案,親臨紅四方集團觀看化肥生產流程。前往“太極洞”考察溶洞的形成和變化。引導學生進行海帶中含碘離子的測定,牙膏中含氟離子的測定,和學生一起錄制微課。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認識到化學學科的重要性,運用化學知識為我們生活、生產服務,學生獲得了知識,提升了能力,獲得一個個成功體驗。
參考文獻:
[1]邱化明.化學教學中自主能動性學習的實施策略[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3(1~2).
[2]衣敏之.幾種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研究[J].化學教學,2004(03).
[3]鄭國武.化學的課堂教學要為學生的發展而設計[J].化學教學,2008(05).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