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靜
摘 要:體育教學是促進人全面發展的重要教學環節,所以,應該極力重視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主要從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提倡師生平等、改變教學模式和內容以及從教師自身的教學素養等方面出發,積極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關鍵詞:體育教學;創造能力;思考創新
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已成為當今世界教育發展的主流,國內外教育學家都強調要在各學科的教學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因此,為了適應未來社會的人才需求,我國的體育教育將會更加重視對學生的創造能力的培養。
一、創設新型的師生關系和民主氣氛
創造民主的教學氛圍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首要前提,在教學的過程中,創立愉快的教學環境,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中,營造創新環境才能更好地激起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以權威者的身份對待學生,要提倡學生自我學習,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提問。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引導學生得出科學性的答案,為學生營造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并不是絕對正確的,如果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提出了一些錯誤的觀念,要做到及時改正,要與學生相互幫助,教師與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學實踐的經驗告訴我們,學生如果在良好的民主氛圍中善于發現自己,并且能夠積極表現出自己優秀的一面,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地摸索改變自己不利于學習的一些缺點,在課堂上能夠大膽地闡述自己的見解,才能成為一個善于探索的人。
二、轉變觀念,樹立創造智能觀
傳統的教學觀念注重的只是對學生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現在的教學模式應該朝著“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培養創造能力”這種模式進行轉變,同時,體育教學也要按照這個教學模式進行轉變,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以知識為基礎的創新能力。當前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是對傳統的知識傳授觀念的否定,知識是能力的基礎,創造性思維離不開雄厚的知識基礎,傳授知識依舊是當前教學的首要任務。我們只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對學生進行了更深層次的培養。
三、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興趣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必要條件。濃厚的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去思考、觀察與探索。在體育教學中,激勵是一種最常見的教學方式,它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果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方式死板、毫無生氣,那么,學生只會感到沮喪,甚至對教師的教學內容感到厭煩。反之,如果教師對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在教學的過程中,創設有趣的教學環境,這樣就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四、創設積極思考的教學氛圍
動腦思考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關鍵環節,目前很多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過于死板,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師講解的內容,對教學內容中的一些疑點不愿進行思考。對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思考,為學生創設積極思考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思考中獲取知識。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先不教授學生動作要領,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動作,從而跨越障礙,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出各種各樣的學習方法,從而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一種學習方式。
五、加強實踐性教學,強化創造能力的培養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才能認識到事物的根本,才能在實踐中獲取知識,所以,實踐是培養創造能力的首要條件。體育是實踐性非常強的一門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要用實踐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創造能力。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實踐環境,加強實踐性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摸索。在體育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創辦各種競賽活動,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同時,通過思考想出獲勝的方式。在課堂上,教學過程的準備階段和結束階段讓學生去組織,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能力,鼓勵學生在自行探索中學習知識,從而引導學生學會創造性學習、思考和工作,培養出具備創造性思維的人才。
六、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提高教師的自身素養
在教學中,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所以,教師首先要端正自身的教育思想,確立體育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教育者必須先受教育,改變以前不重視體育教學的觀念,要知道體育是促使人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師要在工作中不斷去學習,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總結經驗,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以身示范,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梁良良.創新思維訓練[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
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