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
摘 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的有效性至關重要,與教學品質的提升息息相關,不可分割。在教學改革的推動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成為更多語文教師追求的目標。主要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強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
目前,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小學語文教學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使教師很難有效發揮教學水平,學生也存在較大的盲目性。為此,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成為教育領域必須面對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涵義
1.高度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小學教學中,要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注重主體地位的實現,將學生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如果學生沒有切實實現進步,那么教師的任何努力和付出都是毫無價值的。同時,教學的有效性集中體現在學生的主動精神,要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性探索。
2.向教學要效益
語文教學的效益歸根結底就是學生的實際收益。有效教學追求的是教學成果,強度結果的重要性,絕不是注重過程,忽略結果的教學思想。要杜絕教師在教學中的不確定性,不能跟著感覺進行散漫教學,同時,也不能將效益理解為對教學內容的盲目追求。教學效益主要考慮的是單位時間內學生獲取的學習成果,要進行綜合性分析。
3.將教學進行量化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要對目標進行明確規定,具體描述,目的是便于對教師工作成果的檢測。但是,在進行量化的時候,要保證科學性和合理性。采用科學的方式對待定量、定性、過程和結果,正確反映學生的成績與教師教學行為的關系。
二、當前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現狀
1.過分重視和追求課堂教學的模式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但是,很多時候,形式化比較嚴重。對新的教學法方式盲目追隨,忽視啟發教學的作用,將各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應用在教學中,教學效果不佳,教學目的也很難達到。
2.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時間十分有限
在以往的教學中,十分關注教師的傳授,學生的任務就是被動地聽課,很少有時間針對教學內容進行自主性的探索。另外,學生的問題意識比較匱乏,只是讓學生解決問題,而忽視他們提出新問題的過程。這使得學生產生厭學的思想,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不高。
3.學生的作業壓力較大
在傳統教學中,學生的作業壓力較大,作業布置較多,針對性不高,甚至出現毫無作用的、機械性的抄寫,很難實現有效的反饋和檢測,效率極其低下。
4.忽視教學效果
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將教學目標簡單地定為教學任務,過度追求教學進度,忽視教學效果,致使學生很難實現對知識的深入理解,使得學生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
5.沒有正確發揮多媒體的作用
有些教師將多媒體教學當作課堂的主要形式,否認了傳統的板書,嚴重忽視板書教學的價值,因此,多媒體教學應對資源進行整合,有效發揮多媒體教學的輔助作用。
三、如何提升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水平
1.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提升備課的有效性
首先,設定全面的教學目標,重視知識性、技能性、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其次,要對教學資源進行積極開發,主要是教材、網絡、生活等形式的資源,要進行積極地融合,組織能夠發揮學生主動性和交流的學習活動。再次,重視教學中問題的提出,以學生實際為前提,對教學行為進行精心設計,預估各種不同問題的產生,將提問的機會留給學生。
2.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作為教育的主要場所,要不斷尋求教學效率的提升,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師和學生整體效率的提升,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有效教學。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教學情景設置,營造和諧、溫馨的教學氛圍,避免機械性,轉為積極、高效地引導,使學生能夠主動進行知識的探索,參與教學活動。
3.安排有效的作業
在課堂教學中,要摒棄陳舊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能夠在課堂完成作業,同時,及時進行反饋和指導。對于作業的內容,要進行精心設計,避免隨意性,保證數量適度。同時,作業的內容要適應全體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作業中獲取喜悅。
4.進行有效的輔導
針對學生個體差異,進行有層次的輔導,促進整體水平上升,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獲取收益。
5.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使得課堂變得生動而具體,能夠激發學習的興趣。但是,要恰當使用這種教學方式,進行精心設計,避免盲從,注重學生的體驗和理解。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保證目標的準確性,實現對教學效率的實時反饋。同時,積極探索更多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手段,積極借鑒經驗,充分應用到課堂教學中,確保教學有效性的增強。
參考文獻:
韓樹新.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C,2011(8):100.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