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林 趙新慧
摘 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以湘西吉首市峒河公園老年人社區體育鍛煉為例,對老年人在社區體育開展現狀和問題開展研究,并結合湘西地區民族特色與區域特征,探討了民族地區社區體育創意開發策略,從而為民族地區全民健身的推進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民族地區;社區體育;創意發展
為了探討民族地區城鎮社區體育開展現狀與創意發展對策,筆者以吉首市社區老年體育為個案開展了研究。課題組成員在峒河公園隨機發放差問卷給60歲以上的參與鍛煉的老年人,共發放問卷160份,收回158份,問卷的收回率為98.7%。其中有效的問卷為150份,有效問卷的回收率達到94.9%。通過上述問卷統計和調研考察,以期為民族地區社區體育創意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一、吉首市峒河公園老年人體育鍛煉開展現狀
(一)老年人參加公園體育鍛煉的目的
調研表明老年人參加公園體育鍛煉的目的呈多樣化趨勢。其中以強身健體為目的的占 67.3%,因此公園體育的健身功能已經得到到多數人的認可,而且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人們的強身健體意識也越來越強。同時,在表中我們可以看出隨著年齡的年輕化,人們參加公園體育鍛煉的動因也有所不同,經實地訪談得知體育鍛煉的休閑娛樂功能以及增進交往變得越來越普遍。
(二)吉首市峒河公園老年人鍛煉內容
峒河公園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方式是健身操(53.3%)和民族舞(34.7%),其他種類參與情況并不是很理想。由于劃船項目受季節影響比較嚴重,因此,這種健身方式并不是很普遍;苗鼓雖為當地民族特色,由于器材極度匱乏,所以并未得到較好發展;其他種類,如太極、交誼舞都因缺乏專業指導導致人們的積極性不高。相關部門應重視問題的嚴重性并給與相應的改善。
(三)吉首市峒河公園老年人體育鍛煉形式
經過訪談和調查得知,在峒河公園參加鍛煉的老年人40.6%是同伴或家人一起參加鍛煉,這樣不僅可以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相互指導,而且在活動過程中有人陪伴可以減少心里孤獨、寂寞的感覺;有17.4%的老年人采取社區或是自發形成群體來參與鍛煉,這樣更容易學習動作技術,提高鍛煉效果;有少數群眾獨自進行體育鍛煉,其中多是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也有一小部分人盲目地進行鍛煉,這樣很難達到運動效果。因此,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不僅要找到堅持鍛煉的動力,而且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參與形式,才可以提高鍛煉的科學性,達到理想的運動效果。
(四)吉首市峒河公園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障礙
表中顯示大部分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的障礙是場地設施不全、經濟條件限制和專業指導人員缺乏,由于這些原因導致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長期性缺乏。由于交通不便,吉首市的經濟增長緩慢,導致老年人不能放下工作,也沒有時間參與體育休閑娛樂,也有一些老年人退休后比上班的時候更忙,他們包攬了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務,更沒有時間參與體育鍛煉。有些老年人體育鍛煉意識有偏差,不管身體弱或是好都應該堅持參與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強抵抗力而且可以強身健體。因此,在改善交通發展經濟的同時,應加強場地設施建設,增加社會體育指導,大力宣傳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從而增強老年人的健身意識。
(五)吉首市峒河公園老年人閑暇時間的主要活動內容
據調研得知吉首市峒河公園老年人閑暇時間的活動排在前三的依次是玩棋牌、體育鍛煉、做家務。根據調查得知,不論老年還是中年人閑暇時都喜歡打麻將,一坐下就是好幾個小時,這樣的娛樂活動對老年人的肩頸等都是有害的,而且過于迷戀玩棋牌會影響正常生活;受傳統文化的影響,老年人退休后為了減輕子女的負擔,承擔大部分家務和照顧孩子;隨著經濟的發展老年人的休閑娛樂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聚會、游玩、視聽娛樂等一些新興娛樂項目也深入到老年人群中。總之,為了老年人的健康,應大力宣傳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提高老年人的健身意識。
二、吉首市峒河公園老年人體育鍛煉中存在的問題
(一)峒河公園體育設施的種類及數量不足
訪談調研表明,峒河公園體育設施建設并沒有得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視;公園內的體育健身設施及其缺乏,部分體育設施仍是空白,這樣的設施建設完全滿足不了附近居民的健身需求,同時,也會嚴重影響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通過走訪調查得知,91.3%的老年人認為峒河公園的體育設施不能滿足他們的健身需求,大部分老年人反映,應適當增加一些適合老年人鍛煉的體育設施。經實地調查得知,由于施工不慎損壞了大部分健身器材。有關部門應重視起來,追究其責任。一定量的基礎設備是發展公園體育的保障,也是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的基礎。
(二)社會體育指導員缺乏
影響居民長期堅持參加公園體育鍛煉的因素,除了體育設施不完善外,最關鍵的是缺乏社會體育指導員科學的指導。經訪談與調查得知,健身操、擺手舞有3名指導員,太極、交誼舞等項目都缺乏社區體育指導員;居民鍛煉大多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項目,然后跟著會的學,然后自己練,這種鍛煉方式不僅不科學,而且學起來很慢。適當增加社會體育指導員,引導居民形成正確且科學的健身方式,才能激勵和保持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
(三)老年人體育組織建設乏力
完善的組織機構是發展公園體育的關鍵,而峒河公園沒有一個正規的機構來組織老年人的健身和休閑娛樂,激勵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所以,首先要建立老年人體育組織機構,把老年人團結起來,不僅增強娛樂,增進感情,而且可以根據個人愛好參與不同的項目進行集體學習,這樣可以相互鼓勵,相互學習。
(四)經費投入支持不足
經訪談在公園參與體育鍛煉的老年人得知,政府幾乎沒有過任何老年人體育活動,也幾乎沒有撥過相關的款項來支持老年人體育發展,雖然在公園內有一個夕陽紅劇場,除了重大節日,其他時間很少有活動開展,政府應加大投入,為老年人健身娛樂提供經濟基礎,更好的豐富和活躍老年人的業余文化生活。
三、促進民族地區城鎮社區體育創意開發的對策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創新體育參與形式
發揮政府的扶持作用,多種渠道籌集資金,增進適合老年人鍛煉的體育設施,加強經費投入,以便于組織各種形式的體育競賽活動,調動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逐漸改變老年人參與體育的態度由被動到主動去參加;通過學校體育帶動群眾體育的發展,充分利用高校的有利平臺來改進特色傳統體育項目使之更適合老年人健身;組織老年人參加一些無償且相對安全的戶外體育鍛煉項目,不僅達到健身的目的也節省了開支;體育表演可以活躍老年人的參與動機,通過這樣的方式吸引更多地老年人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以提高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創新體育活動形式,為老年人體育活動的開展搭建平臺。
(二)老年人體育健身項目與當地的民族傳統習俗的創意融合
由于吉首市社會經濟發展薄弱,產業化結構限制,城市化水平較低,導致民族體育資源開發發展緩慢,所以,應加強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創意開發,使之更適合老年人體育健身,通過少數民族民俗、重要節日及運動會,讓老年人參與其中,組織各式各類體育活動,使得老年人健身項目與當地民族傳統習俗相融合,不僅可以提高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遏制傳統節慶活動規模及影響力逐漸衰退,而且可以有效的防止民族特色體育項目的消亡。
(三)強化創新宣傳力度,增強老年人的健身意識
充分利用當今形式各樣的媒體及APP,如QQ、微信等,傳播、宣傳、推廣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開辦老年人身心保健沙龍、體育運動增進健康專題講座,讓老年人了解體育健身的重要性;建立體育保健咨詢室,教授老年人利用體育健身增進健康;或是利用出租車、公交車等載體廣泛開展宣傳,來引導老年人積極投入到健康、科學、有效的體育健身中來。
(四)推進老年人體育健身組織的創新管理
政府和有關部門應重視城鎮老年體協組織的建立和完善,從而有效控制、引導和管理老年人健身。使之更具有序性。應建立老年人活動站,由政府統籌,以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為中心、老年人活動站為基地,形成科學的體育組織管理體系。要逐漸把健身行為由個人變為集體,這樣不但有利于調動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同時有利于組織形式多樣的體育健身活動,提高運動效率,形成鍛煉習慣。
(五)加強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創意開發
由于現今新興體育項目的沖擊,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開展規模和人群都不斷減小,因此,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創意開發迫在眉睫。湘西地區是苗族、土家族主要聚居地之一,賦有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主要的傳統體育項目有馬頸坳的“燒龍”、麻栗場的“椎牛”、矮寨鎮的“百獅會”、打陀螺、蹴球、攤戲、跳竹竿、擺手舞、苗鼓、八寶銅鈴舞等等。但這些項目只有少數專業人群參與,因此,要改進個別項目的動作、舒緩個別項目的音樂,使之更適合老年人參與,如竹竿舞、擺手舞等等,開發其他體育表演項目由老年人群展示,逐漸形成一種地域特色,并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梁浩波.制約體育公園發揮功能的因素分析對策[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8):95.
[2] ?陳沉厚.南寧市公園休閑體育健身活動現狀調查研究[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13.
[3] ?劉家黨,張娟,徐小利.曲靖市麒麟區公園體育設施現狀調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8):78.
[4] ?王必琪,呂曉昌,楊鐵黎.論社區公園的體育鍛煉功能[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24(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