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數學的復習課是對新授課的查缺補漏和對后續知識進行充實與拓展的一個過程,其對學生掌握的知識能夠進行更深層地整理與鞏固,以達到內化的效果。本文將對小學數學復習課進行一些探究與思考。
關鍵詞:數學復習 ? 目標 ? 整合 ? 自主
對于復習課,教師有不同的認識。教師心中如何定位數學復習課的高度,是上好復習課的關鍵。新課程教學理念下的數學復習課要充分注重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經歷數學活動的過程,在鞏固數學知識時感悟數學思想,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具體來說,上好一節數學復習課,一般要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 確定適合、適量的復習目標
教師要根據復習內容的難易程度、所處的學段以及任教班級的實際學情來綜合確定適合、適量的復習目標。復習課的內容根據不同的教學階段,可分為單元復習、期末復習和畢業復習。單元復習是在整個單元學習結束后進行,除了要復習單元知識,還應在知識點的拓展與延伸方面下功夫;期末總復習時,要把握本冊內容的教學主線,注重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畢業總復習主要抓知識間的結構,整合相關的知識點,形成有條理、系統的知識網。在學段上,第一學段要注重技能訓練,適當地滲透數學思維;而在第二學段則反之,注重數學思維培養,輕技能訓練。復習課目標的確定最關鍵的還是要看班級的實際學情,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整體性,關注個體存在的差異。
一線教師往往認為復習課難上,因為復習課涵蓋知識點多,需掌握的內容也較為繁雜,結果導致教學上要么教師不停地講授知識點,要么不停地搞題海戰術,結果導致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少之又少。因此教師在制定復習目標時就要在復習內容、學段、復習跨度和學生整體情況中有所側重,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只要把握其中的一到兩個方面進行考究,制定復習目標即可。
二、整合相關的復習內容
上好復習課,要求教師要吃透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復習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合并,讓學生掌握的知識不再是單一的、獨立的。往往學生碰到綜合性的問題,無從下手,原因在于沒有對復習的知識進行資源整合。內容整合主要包括主題整合、技能整合和方法整合。
主題整合常用在期末復習和畢業復習中,將相似主題的內容整合在一起進行復習。例如以小學數學義務教育教科書六年級上冊包括了分數乘法、位置與方向(二)、比、圓、百分數(一)、扇形統計圖、數學廣角——數與形、總復習。教師在復習時候可以將相近的單元知識進行整合設計,比如比和百分數、分數乘法與除法。這樣將主題相近的內容整合的優點在于可以將相關知識點進行結合,辨析聯系和區別,容易讓學生形成知識鏈條。
學生掌握的某幾類解題方法或者某幾種流程步驟之間存在共性,我們把這些共性進行通用化的整理融合,并明確聯系與區別,這個過程就叫做技能整合。比如小學階段畫圖形的旋轉、平移圖形這兩個技能在復習就可以進行整合,進行對比和辨析,總結出圖形在旋轉和平移過程中圖形的變與不變。又比如畫已知直線的垂線段和平行線也可以進行技能整合,同時結合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畫高進行進一步的深入探討,就可以形成一條很好的知識鏈。
方法整合是指在相關知識點運用到同一的數學思想方法或者運用同一種解題技巧方法進行整合復習。例如六年級下冊對常見的規則的平面圖形進行面積總復習時,它們的面積都是運用相同的數學思想方法——即轉化思想推導的,把這些新圖形轉化為所學的平面圖形再求面積。如果教師再進一步拓展延伸,所有對邊平行的四邊形面積通用公式都可以表示成(上底+下底)×高÷2,而三角形面積可看作特殊的梯形,即上底為0。
通過主題整合、技能整合、方法整合可以把教學資源、教學方法綜合運用,可以讓學生把知識點讀懂、讀透,進而將相關知識貫穿起來,不容易造成知識點之間的脫節。
三、提倡自主的復習方式
數學復習課不能是一言堂,而是要相對地開放自主,關注學生的主動學習。大多數一線教師在教學中都說過這樣的話:“這道題我都講了多少遍了,你們怎么還是不會呢?”教師是否反思過為什么復習許多次,練習過多次,還是有學生不會呢?因為學生沒有真正在學習中做到自主,知識還是停留在表面,而沒有內化到學生的心里。因此數學復習要做到方式自主可以從幾下方面進行:
1.自主構建知識網絡。美國教育心理學專家布魯納說過:“獲得的知識,如果沒有完滿的結構把它聯在一起,那是一種多半會被遺忘的知識,一串不連貫的論據在記憶中僅有短促得可憐的壽命。”要讓學生深刻掌握知識,必須是學生自主構建的知識網絡,學生自主建構的知識網形式各樣,它們保留了各自學習的獨立性,又體現出了學生的個性,展現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活性。數學知識只有靠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網絡,才會被學生銘記于心,熟練解決同類型的數學問題,比教師苦口婆心的講授更有成效。
2.自主分析綜合習題。復習課的重中之重就是鞏固練習的設計,在練習設計時,理應避免出現搞題海戰術或單一的練習,應多設計一些綜合應用較強或典型易錯的習題,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自主分析,層層深入,抓住錯誤的原因(比如學生粗心、觀念沖突等),運用辨析對比,讓易混淆、易錯的知識點得到突破,達到練習的目的。
3.自主選擇拓展內容。教師在復習課上,常常以題為綱,付出很多精力,結果學生的復習成效卻很低,甚至不上復習課根本對學生沒有任何影響,學生在上了一節復習課后沒有額外的收獲,這是不合理的。因此教師要注重學生自主選擇擴展的內容,使其溫故而知新,提高原來的教學層次。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當小教師講評試卷,以學生的思維方式講解,可能比教師的講解更容易讓全體同學吸收。
總之,一節好的復習課,必須要從復習目標、復習內容和學生自主學習方面出發,綜合考慮,抓住一切契機,創造性地利用教學資源,將學生掌握的知識點貫穿起來,在數學知識得到鞏固的同時,學生的基本技能和數學能力得到鍛煉,數學思想得到發展,有效提高數學復習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下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郭曉清.談談數學學習中的理解[J].語數外學習:高中數學教學(中),2014(1).
作者簡介:
劉珊,女,福州市晉安第五中心小學,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