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世平
摘 要: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應用合作教學模式對學生積極性的提高以及師生間感情的交流都有很大的幫助,合作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實效性。數學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工具,因此,學好數學對一個人的生活與學習都非常有益。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合作教學;競爭教學
所謂的合作教學理念是以學生自由學習為主,加上利用小組合作以及班級合作的學習模式,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一個目的,以團隊為單位得出判斷成績的標準,從而實現教學的最終目的。由于新課改的不斷普及,老師對新的教學模式以及具體操作也有了全新的了解,合作學習模式被越來越多的中學老師所接受與推廣。因此,在教學中將其結合在一起。初中教學跟小學教學的方式完全不同,初中是學生成長階段的朝陽時期,初中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在這個階段要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有能力提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探索精神,讓其享受翱翔在學海里的快樂。合作教學模式恰好滿足了這一需要,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行合作教學模式具有現實的可能性。
一、構建科學的分組
小組學習,顧名思義,就是讓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夠發揮自己的所長,從而取得團體的進步,這也是小組合作的原則。為了公平起見,應該平均每個小組成員的能力。這就要求老師在小組的劃分上要考慮周到,全方面、公平地劃分每個小組。為了遵守課堂紀律又能很好地方便小組討論,老師直接將每個小組重新安排成前后四個座位。這樣活動開始后,前排兩個同學轉頭朝后交流就可以了。每個小組中,有成績好的也有成績不好的,成績好的同學多多發言,起到一個帶頭作用,成績不好的同學在討論中也能學到知識,這就達到了互相都能學到知識的效果,從而完成了學習的目的。由于每個小組的水平大致相同,每組都有拔得頭冠的可能,無形中增強了同學之間的競爭意識,提高了大家的積極性,有利于全班同學成績的提高。
二、注重小組間的競爭
所謂競爭合作的學習模式是指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加強競爭,在自主學習的同時又強調了競爭力,增強了同學之間的競爭,激發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老師先將學習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公平地劃分到每個小組,確保各個小組人數相等、水平差不多,然后將相同的題目分給每個小組,每組成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在最短時間內解出答案,最后由教師評判出獲獎的一組。在這種學習模式中,數學能力薄弱的同學得到了其他同學的幫助,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解題的能力,數學能力強的同學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強。在某種程度上,全班同學的數學能力都在一起提高。
三、評價體系多樣化,評價學生要客觀
新課改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以前數學教學只是純粹地給學生講解數學方面的基礎知識,現在側重于數學應用技能的提高以及數學涵養的培養。但是,在我國應試教育的背景下,評價學生數學能力的唯一標準不是平時在課堂上的表現,也不是學生對數學的理解,更不是學生對數學技能的應用,而是一張試卷的分數。這完全不能對學生數學能力進行科學、客觀的評價,這種評價標準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現在,新課改規定,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必須對其評價體系進行改革,包含數學學習的方方面面,多樣化評價。教師在數學課堂上要留意每個學生的課堂表現,看看學生對所學的新知識點是否完全掌握,是否能夠獨立按時完成課后作業并且完成的情況如何,以及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狀況,這些都可以成為評價學生的標準。對于教師的評價,可以參考教師課前備課是否充足,上課的課堂氣氛是否活躍,學生參與是否積極等等。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模式滿足了新課改對教學體系的新要求,也促進了初中數學教育的發展,它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創了適應新時代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學生全方面能力的培養。經濟是一切物質生活的前提和基礎,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了,對其他方面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其中包括教育發展方面。人的一生都會經歷小學、中學、大學三個階段,中學作為承上啟下的一個樞紐,對青年人的人生價值觀的培養起到關鍵作用,自然是尤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所有教學科目中,數學是最能鍛煉人的大腦思維邏輯的,尤其是初中數學。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融入合作學習模式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1]曾期嫣.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1(17).
[2]陳茹.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