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妙鳳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當前旅游行業對旅游專業人才的需要,結合本校旅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闡述了行動導向型教學法在旅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以期提高旅游人才的職業能力。
【關鍵詞】中職旅游專業 ? ?行動導向型教學法 ? ? 職業能力
我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應用型、實踐型人才,旅游教育面臨著社會巨大的人才需求。在旅游業蓬勃發展的階段,掌握現代化管理理論與知識,具備過硬操作技術的一線管理和服務人才尤為受到青睞。中職教育堅持以學生能力為本位,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突出職業技術教育特色。根據旅游行業,如旅行社、酒店的實際需要,合理確定學生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核心競爭力,不僅能夠提高學生適應崗位的能力,提高學生對學習的滿意度,同時也能滿足旅游行業對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一、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職業能力
職業能力是指個體將所學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在特定的職業活動或情境中進行類化遷移與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職業任務的能力。我國著名學者王乃田教授認為: 中等職業教育是為學生從事某一職業提供的職業準備教育,其目標是形成學生的職業能力,促進學生在今后工作崗位中的職業化。因此,要加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真正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旅游人才。根據中職旅游服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不管是酒店中西餐崗位、前廳崗位還是旅行社的導游、計調崗位,都需要掌握服務操作技能和基層管理能力,才能形成完整的職業能力。
二、行動導向型教學法概述
行動導向型教學法,通常是圍繞某一課題、問題或項目進行,以學習任務為載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過程。行動導向型教學法有幾種常用的方法,即項目教學法、引導課文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等。這種教學法對于培養人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起著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其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興趣,積極主動地學習,讓學生學會學習。因而行動導向型教學法是要求學生在學習中不只用腦,而且是腦、心、手共同參與學習,提高學生行為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三、中職旅游專業行動導向型教學法的常用方法
1.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從職業的實際出發,選擇典型的事例作為教學內容,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項目的要求搜集、選擇信息資料,通過小組的共同研究和實踐,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得出結論或完成任務。 在職業教育中, 項目是指以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任務。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及生產組織形式對職業教育要求的提高, 人們越來越多地采用小組工作的方式,即共同制定計劃、共同或分工完成整個項目。項目教學法提倡“做中學”,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形成和完善職業能力。在中職旅游專業教學中,《前廳服務與管理》《導游實務》《西餐服務》等課程都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在確定項目時,應結合工作流程,以服務過程為導向,以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與國家制定的職業資格技能標準或當下任職資格條件相銜接。在實施時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在開展行動、完成任務中學習,并在主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構知識,形成能力,最終成為既會做事又會做人,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2.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案例本質上是提出一種教育的兩難情境,沒有特定的解決之道,而教師于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得出各種可能解決問題的答案。對于本專業來說,不管是哪門專業課程,不但要求學生能夠在工作過程中為客人提供優質服務,并且需要學生學會處理各種突發事件。所以要挑選行業中的具有代表性的特殊案例,通過討論分析,培養學生追求“滿意、超值與驚喜”的服務理念,并一方面從教師的引導中增進對一些問題的認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特殊問題的處理技巧,另一方面也從同學之間的交流、討論中提高對問題的洞察力。
如筆者在講解《商務行政樓層服務》時,就采用了一個《積極補救贏得客人忠實感》的案例來引發學生對接待貴賓的準備工作沒有做到位如何通過優質服務贏回客人的思考,從而為學生重視接待準備工作奠定基礎,同時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優質服務理念。一位豪華級會員付全價入住五星級酒店的商務行政樓層,因天氣原因,飛機延誤,由15:00延至20:55才到店。當晚22:20,客人向值班經理投訴房間內熱,空調效果不好,并且寬帶上網有故障,雖可用電話線上網,但導致房間內的電話無法使用,要求立即見總經理。小組討論分析后,學生不但認真分析了導致客人投訴的原因及如何避免該類投訴的措施,更是得出從客人投訴到客人離店一系列的補救措施來贏回客人的信任;甚至有學生結合發達的網絡技術,提出用專用的商務行政樓層移動號碼的移動網絡來解決客人在夜里不能上網的問題。
四、結語
總之,行動導向型教學法在專業教學中的應用非常有利于中職旅游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除了項目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還有角色扮演教學法等行動導向型教學法,同時將幾種教學法綜合起來使用,更有利于旅游專業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而另一方面,學校也應建立模擬的職業環境。職業能力的形成,有賴于學生置身于真實的職業環境。模擬職業環境可以使學生形成明確的職業意識,培養合作與共事能力,并能使學生熟練掌握職業所要求的知識、技能、態度和關鍵能力,同時在合適的時候安排學生參與真實的職業活動(見習、實習),幫助學生形成真正的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燁.中職旅游專業實訓教學模式研究[J].時代教育,2012(20).
[2] 田玉珍.中職學校旅游專業教學改革中的實踐課程模式初探[J].職業圈,2007(22).
[3]高涵. 職業能力:概念闡釋與個案分析[J]. 職業教育研究,2009(06).
[4]鄧澤民,陳慶合,劉文卿.職業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其形成規律的研究[J]. 煤炭高等教育,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