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山
摘 要:數學學習在中學生的學業中有著尤為重要的地位,所以小學數學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學習數學的同時也離不開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思維的創新能力。因此,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是老師的首要任務,是引領學生熱衷于對數學的研究并且主動了解數學,學好數學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小學數學;獨立思考;師生溝通
一、課堂小游戲做引導
游戲最能使學生集中精力,才能進行有效學習,并且對提高學習效率有顯著作用。所以老師可以用一些課堂小游戲引導學,并使其逐漸對所學的數學課程產生興趣,走進數學樂園。不僅如此,游戲還可以開發大腦,提高智商,適當的數學小游戲可以培養學生積極動腦的好習慣,這也就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第一步。課堂上通過放映PPT的方式和學生互動,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中間穿插一些互動小游戲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最后再由老師做深一層講解,更會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二、作業保證獨立完成
要想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就要在學生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中鍛煉,從平常的課堂和課外作業中嚴格要求,必須獨立完成作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天就可以實現的,所以只有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學會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才能在今后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中鍛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一個班級里經常會出現全班作業一、兩個版本的現象,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之間的互相抄襲,一個人完成,全班無憂。而老師批改作業所體現的問題也就只是那一兩個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不僅對教學質量有非常嚴重的影響,而且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習慣的養成。所以保證學生日常作業獨立自主完成,是提高數學成績以及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條件。所以作為老師一定要杜絕抄襲行為。
三、師生溝通,共同進步
師生溝通在小學數學的教育中發揮著非常獨特的作用,通過相互溝通和真誠交流,既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也可以探討學習中的問題。只有進一步了解學生思想,剖析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加以引導學生自主獨立地思考問題,用創新思維想辦法。利用課余時間,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問題,有問題就及時想辦法幫忙解決,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能夠提出自己在學習上的問題,啟發學生靈活大膽地動腦并且學會獨立地思考問題,所以說師生之間的溝通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橋梁。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時半刻就可以實現的,需要從日常的作業、生活和課外活動中逐漸培養起來,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共同完成這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
參考文獻:
唐志英.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J].學周刊,2013(17).
編輯 馬燕萍